找不到梦想

标签:
梦想职业工作心理学杂谈 |
分类: 思想 |
有时当精疲力竭时,未来便变得无所谓,会浮想起“我的梦想是什么来着”之类的想法。
“没有梦想”,这也是我的客户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由于感受不到梦想而认为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而更加丧失自信。

但梦想究竟是什么呢?
小时候我们都有自己向往的职业,如运动员、蛋糕店老板等等。然而长大后,从现有的工作突然跳转行业从事另一份工作这样的方向转换变得很难。如果用语言来表达成年人所描绘的梦想的实体,那可以说“虽然可能性很低,但将来或许能实现的现实的目标”吧!
当我们想要做什么时,我们会在无意识之中罗列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摸索出实现它的方法。如此想来,梦想看似出乎意料地能够轻松拥有,但人一旦失去了干劲,拥有梦想就变得非常困难,这与“预料未来的时间感觉的变化”有关。一旦失去干劲,时间感觉就会变短,连想象明天都变得困难,更不用说认真地思考一年后的事,这是不可能的。
●“喜欢”和“比别人能干”是梦想的敲门砖
等精力恢复之后,再试着重新考虑梦想。
我认为造就梦想需要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喜欢”。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大多都认为“喜欢的东西会自己从对面而来”。然而,“挑食”是绝对找不到梦想的,胡乱吃亦可,试着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向,试着体验最重要。
第二个因素是“哪怕比别人能干一点点”。若找到喜欢做的事,无论如何试着坚持吧!无论是谁,最开始时都进展不顺,但若是喜欢就能坚持。体验过得到别人的评价与感谢后就会有“或许能做到”的感受,然后变得更加喜欢,能够继续坚持,产生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能否获得梦想的结果随后而来
我自己一开始也没有发现现在这个工作的魅力所在。
虽然对心理学感兴趣而在大学进行了研修,可实际上的讲义内容几乎都是教科书类的内容,也曾怀疑过“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呢?”
结束了学习,回到自卫队后就接到任务说“既然你学了心理学,就在部队进行心理咨询吧”。我想既然要做就想做得有意义,于是拼命思考,认真研究。有时会碰到咨询者自杀,陷入绝望。但坚持下去后,也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这样不断反复,直至现在。
无论是何种职业,都有好的一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既有听从上司的命令,拼命完成工作任务的“疲劳”的一面,也会有获得充实感,让人开心的“价值”,以及赚到钱的好的一面。试着在该职业中去寻找自己认为其“疲劳”并非那么难以接受,而其“价值”对自己而言是无可替代的工作吧!
另外,即便不高举“梦想”之类的标语,也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孜孜不倦地倾注精力的人一定能够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也会一直享受生活,不是吗?
即使现在没有梦想也无妨。与其为强求梦想而消耗精力,我更希望大家先蓄积体力,珍惜现在你能发挥的作用和有限的时间,认真地活下去。
如此,十年后,二十年后,也许你会成为你曾想成为的人。我认为是否拥有了梦想,其随后而来的便是其结果。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订阅微信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
翰文网官方微信每天为您推荐精彩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