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企业在中国不受欢迎呢

标签:
日企工作工资评价制度晋升壁垒杂谈 |
分类: 企业 |
我认为中国人不想在日企工作的「4个理由」
中国发展显著、现在已经夸为GDP排名世界第2位的经济大国。这种情况在近来被说是泡沫、但是有世界上压倒性的13亿人口使这个潜在能力惊人。和日本有政治问题、对现在发展显著的「中国」感受到魅力的日本人和日企都很少吧。
商业观点来说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国,虽说有各种各样的难度,但是作为企业不能攻击不能选择的国家。实际上日本企业多数发展驻守的地方、在当地被采用的日本人也有很多。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人来说很不幸日本企业不受欢迎是事实。
谁也不想在日企工作!?
索尼勉强以38名列入
请看国际市场调查公司优兴咨询(Universum)举办的『中国受欢迎企业排列』
看此列表、在中国受欢迎企业的一个要素是了解中国的企业。另一方面欧美外资企业也很有人气。实际上、以宝洁、苹果、谷歌、沃尔特·迪斯尼等为中心世界规模的企业独占排列前几名。
那么日企怎么样呢。在此调查中,仅仅索尼勉强进入38名。遗憾的是其他的日企没有能进入前50名的。
有中日关系恶化的影响,但是仍经常听到日本产品在中国受欢迎对此持有憧憬的人不少。但是在就职方面日企完全不受欢迎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人的商务人士的听证会上举出了以下4个理由
不涨工资
以中国人看来日企「按工龄,能力,贡献而进级,提薪」的印象很深、认为即使有实力也很难涨工资。实际在日企工作的A某以个人经验说「自己实际在日企工作的时候,升职加薪要时间,对此很焦虑不安。还有和升职加薪有关的评价制度也很模糊,具体持有什么评价也很难明白。但是因为录用为正式职员、经验也积累了、换工作之后年收入上涨、所以在最初录用我为正式社员到至今也非常感谢。这个是真真切切的真心,但是并不想今后继续在日企工作啊」
然后A某继续说道「不讨厌日本但是果然无法理解日企机制」
评价制度的模糊
中国优秀的商务人士关于什么样的的程度、做到什么职位都是认真思考再行动。另一方面、因为在日企人事评价系统的模糊有「兢兢业业努力做出成果的话自然的职位就上升了」这样的微妙差异。刚才A某也说到了,因为评价制度的模糊很难判断要注入怎样的精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过去在日企工作对于其评价制度持有疑问的B某告诉我说「说实话我不知道日本人为什么能认可这些评价制度」
高层只能是日本人,晋升有壁垒
「成为最高层和第二的只能是日本人」
最近推进现代化的日企也不少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大多日企还残留这种倾向。实际在日企工作的中国人C某根据当时的情况这么说。
「不仅成为最高的只能是日本人,而且他们2、3年就回日本。怎么都看不到他们拼尽全力工作。其他国家的外资企业中视情况处理中国人也有担任要职的但是在日企中可能性很低无论如何都有这样的印象。尽可能早点升职、想要早点升职的话,不得不思考就职在日企的可能性就很低。因为好不容易有工作难道不想把成为第一当做目标么」
加班很多但是没涨工资
在日本加班时理所当然的。这种文化很难被中国人所接收的部分似乎有很多。
「如果工作到很晚就会得到『那家伙办事不错』的好评价、也会被注意到。但是对于我来说始终希望得到好评是因为工作的实绩和内容。不喜欢加班,我想尽可能提高生产力。深刻感觉日企有视勤勉工作为优的文化。当然努力工作没有问题。但是平衡加班的条件还是希望涨工资」(在日企工作的D某)
日企为了吸引优秀中国人的方法
拥有顶尖水平实力的中国商务人士很明白人气企业是中国的顶尖企业、其次是欧美的外资系企业。然后想在日企工作的人非常少、遗憾的是可以说大多没有这种想法。那么上述这些“問題”潜藏在日企里,对有积极向上志向努力工作的顶尖水平中国人来说没有魅力吧。
日企为了录用优秀的中国人才首先应该把中国当地法人的高层、第二任命中国人来担任。然后明确现在的人事评价制度排除模糊。更要按照成果给付工资和职位。
最少要和欧美系企业并列、或者超过他们以过去从未有的速度开展起来,中国职员应该能够有高动力来工作。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