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和“经济”

标签:
宫崎骏经济吉卜力世界观机动战士杂谈 |
分类: 社会 |
宫崎骏和“经济”
在现实与幻想的狭缝间
多年前,我曾就宫崎骏导演是否接受《周刊东洋经济》的采访咨询过吉卜力工作室的广报负责人,得到的回答是:假如是经济话题,宫崎导演也许不想谈。
我认为宫崎导演并非厌恶经济。在《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中,对于作为舞台的卡里奥斯特罗公国的经济状态,宫崎导演进行了精细的设计,即便是《风之谷》,如果导演不懂经济知识,也不可能构建出那样的世界观。
在近作《哈尔的移动城堡》和《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幻想色彩浓厚的作品中,作品的世界观与经济没有太深的关联。但是,不用在此指出大家也知道,宫崎导演的最新作品《起风了》却详尽地描写了战前的经济形势。
看完这部动画电影,又读了杂志的访谈,我终于理解了。据说,宫崎导演在大学时代就在财政学的课程中学过“战争经济是如何破坏国民经济的”,然后,他意识到“脱离经济、社会等许多背景来谈飞机毫无意义”(《Cut》9月号)。我一直想问宫崎导演的,其实就是这句话。
为什么每周上场的敌方机器人只有一架?
在我儿时,尚对经济一无所知的时候,总是会边看动画节目边幻想:“战车和战斗机那么多,为什么巨型机器人只有一个呢?敌方每周才出动一只不架的机器人,不如把一个月要出动的机器人集中起来,一次就出动4架,那不是稳操胜券吗?”等。正面清楚地解答了我的这些疑问的,是《机动战士高达》。出场的机器人(机动战士)并非只有一架,而是大批量生产出的机器。补给部队也登场了,它让我认识到战争就是量之战。
在故事设计上,一架机器人的制作费用有多少?敌方小国吉翁是要如何筹到这笔费用的呢?制作动漫的时候,工作人员也设定好了这些的吧。我曾经问过《机动战士高达 THE ORIGIN》的作者安彦良和先生“一年战争(译者注:由SIDE 3独立运动导致的,造成了空前的破坏,是第一次宇宙战争的开端,因历时一年之久,史称‘一年战争’)时的经济状态,感觉如何呢?”
安彦先生的回答是:“如果开始思考经济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那么,要在太空建立一个殖民地并进行移民的‘宇宙殖民地’本身在经济上就站不住脚。”也许的确如此。但是,安彦先生又接着说:“即使《机动战士高达 THE ORIGIN》的情节设定从根本上说是不合理的,殖民地都面临各种问题,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将以何种形式爆发,又将以何种形式结束,不论古今,不论东方西方,都是一样的。”
即使在舞台设定上存在一个大谎言,但如果在其它部分上做得相当现实,那么观众也就不会在意那个大谎言。经典之作往往如此。
9月6日,宫崎导演的引退记者招待会在东京举行了。宫崎导演用时1小时40分钟回答了现场的各种提问。现场抛出了好几个关于“经济”的问题,宫崎导演认真地作了回答。如:我对号称日本是经济大国,日本第一那个狂欢喧嚣的时代我很恼火,于是我创作了《风之谷》;我以为绝对不可能发生战争的南斯拉夫却在1991年发生了内战,于是,为了从人世的庸俗生活中脱身而出化身为猪,我创作了以猪为主人公的《红猪》。
宫崎导演还说道:“刚才我说了一番话,好像我很精通经济似的,其实,我经常也不清楚世界局势将走向何方。这种时候,我会去读堀田善卫的随笔,便会明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我想问的问题,宫崎导演在会场上全部为我们作了解答。
我在会场上也提了与经济无关的问题。在宫崎导演回答我的内容中有这么一句:“《起风了》之后,主人公要如何生存,这简直就是日本面临的问题。”
宫崎导演一直自谦为“街道小厂的老头儿”,称自己并非文化人,毫无疑问,他对日本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言。等他从长篇动画制作中引退,并平静下来之后,我希望能再次申请采访他。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