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尝试究竟能够做到多久不眠不休

标签:
身体医生不眠不休值班工作杂谈 |
分类: 生活 |
这世上有很多人会向医生要求,希望他们能够“不眠不休地活动”。全天24小时不眠不休,无论何时呼叫,都能赶到现场,365天日日上班。
但是,我们真的好好考虑过不眠不休的后果吗?或许我们会因此倒下,处理不当还会丧命。但一旦看到医生倒下,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就无法原谅。好听点会讲:“连医生都不注意自己身体”,难听点则会怪罪医生:“明明是医生,却连自己的身体也管不好,作为医生也太失败了。”
再说回来,说这些话的人,他们没有意识到医生也是“人”。要是要求哪个人不眠不休地活动,他肯定吃不消。难道医生就成了“机器”?但即使是机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保养,让它“不眠不休”地运行,肯定也会在一定时候损坏。就算是铁壁阿童木,也需要睡觉,一旦失去能量就会倒下。
纵观世人心理,很多人对医生的要求之一就是“拥有超乎常人的人情味”。他们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温暖如亲人般的对待,而并非机械式的应付。
如此,医生从那些人身上学到的一课便是:既能进行“如同机器般,不,超越机器的非人类(超人)活动”,又能进行“符合正常人身份的活动”,以解决“普通人”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
让我们回到“不眠不休”的话题上来。话说得轻巧,但是人类究竟能坚持“不眠不休”多久呢?翻阅记录,264小时(整整11天)的记录赫然入目。但世界吉尼斯记录方面却以因损害健康为由而拒绝记录此项记录。此项目和“世上的多数人”不同,肯定还存在着健全良好,有益身心的其他奇思妙想。
但问题是,此记录只触及到“不眠”,而没有进一步“不休”。距离我们许多人要求医生的“不眠不休地活动”,还有些许距离。医生往往被要求不仅是“醒着”,而且能够进行诊疗、手术,创作非医生就无法下笔的书籍。这才是他们眼中毫无瑕疵的完美医生形象。
“84小时不眠不休”是我的个人“记录”。记得是在20多岁吧,在最后实在受不了只能随便将就着,没有躺下就睡了半天以上。只是在那时,我感觉不到自己“作业效率和大脑功能效率之低下”。不仅如此,因为长时间工作的原因,连关乎自身的认知能力也大大降低。想到这里,我不禁冒出了冷汗。
在我工作的医院,平时不会出现值班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值夜班”)。前些日子在值班中,我只睡了30分钟就被迫起床,诊疗完成后又倒头睡了4小时。黎明时分再次起床,投入到一天紧张的工作劳动当中。那时,我注意到自己的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等等都有明显的下降,高级脑机能明显降低。
不能同一时间进行两项任务。为了防范错误的发生,我们只能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工作。万幸的是,记得在自己身上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医疗事故,只是“现在,考验手脚麻利程度的突发状况一旦发生,就非常头痛。”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不眠不休的医生”“完美的医生”,那么这种“只要少睡一个安分觉,能力就下降的医生”,只会成为我们嘲笑的对象而被排除在理想医生的行列之外。但我们必须记住,这个世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世界,我们不可能要求医生做到“不眠不休”和“完美”。如果有可能,请好好理解人类的世界,尽量遗忘上述两个名词。
※1869年,在修订新的《医疗过失法》之前,作为征求到的专家意见之一,Vichow指出:“作为一般的民众,我们考虑事情往往很简单,医生会被和绝不会生病,不会疲劳,不会耗尽能量(*1)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就有一句话:直到21世纪,我们的思维还会停留在19世纪上面,这点和“人类的进步和谐”十分不协调……
*1《威尔啸的生涯——19世纪巨匠=医生、政治家和人类学者》E?H? Acker Knecht著,館野之男?村上陽一郎?河本英夫?溝口元共同翻译,科学社出版,1984年,2500日元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