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上司被描绘成恶人?

标签:
上司恶人电影企业高管管理 |
分类: 职场 |
在电影和电视中,刑警、医生、救急救命士(Emergency Life-saving Technician
应急救生员)等职业很容易被视为英雄。而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者又如何呢?在美国的娱乐媒体中,上司多被描绘成恶人(在日本情况也类似)。究其原因,在于经营者狭隘的管理观念。
在我们上一篇博文“专业人士啊,职场独立宣言之时到来了”收到的评论中有责难之声,内容为:“这不是在中伤管理层吗?”。当然,我们完全没有这样的意图。但是,人们确实认为“最近有很多的作者开始对管理层进行批判”。那么,为什么媒体和大众文化大多将上司视作恶人呢?电影《恶老板》就是一个完美贴切的例子。据悉,影片中的登场人物,皆根据编剧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对《恶老板》中出现的经理人的负面描写并非特例,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1980年上映的电影《朝九晚五》、漫画《呆伯特》、喜剧类电视节目《The Office》也是几乎相同的情节设定,倒不如说,更难找到上司扮演善良角色的电影或电视节目。追寻一下我们的记忆,可能就只有1970年的电视剧《新闻记者卢·格兰特(Lou Grant)》一剧。尽管这不是惟一的例子,但是其数量之少,正告诉我们究竟何为普通社会中的经理人形象。
更令人惊讶且值得担忧的一点是,在媒体中被视为英雄的是怎样的一些人。将警察、刑侦人员、医生描绘成英雄的作品自然有很多。因为他们从事的都是拯救生命的职业,被当作英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律师又如何呢?将他们描绘成英雄的书籍、电视节目、电影也有很多。在美国文化中,充斥着如此多关于律师的尖刻笑话,而经理人的待遇却比律师还低,难道不应感到可悲吗?更讽刺的是,近年来的电视剧中,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上司”竟然是《黑道家族》中的托尼·索帕拉诺。如今这个时代,就连杀人狂德克斯特(美剧《嗜血法医》中的主角——译注)也被描绘成了英雄。
当然,有很多优秀的经理人和领导者。我们通过研究见过这样的例子,即极其普通、默默无名的人却赢得了下属与同事的深厚敬意。罗伯特·萨顿在其名作《Good Boss, Bad Boss》(日译版《好老板,坏老板》,讲谈社出版)中,记述了很多优秀的领导者。此外,《财富》杂志每年都会发布《最佳雇主100强》,这些企业都拥有众多优秀的领导者与经理人。
那么,为何上司在大众文化中会被描绘成令人厌恶之人呢?其原因有很多。近几年,有些企业高管染指一些应受世人鄙视的事情。此外,也有一些人把说上司和同事的坏话当作一种消遣。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似乎很多经理人对管理并不是非常积极。他们在享受自身职务所带来的地位、特权与权力的同时,也将管理看成“正常工作”的障碍。或是对管理的认知相当局限,仅仅集中精力于组织结构、短期性战略以及下一季度的利润。总之,很多领导者从未想过管理是为了服务更高层次的对象,即普通社会及构成社会的人。
归根结底,管理是围绕人的一种行为,即员工、顾客、投资者,以及区域社会。顾客应该受惠于改善实际生活的产品与服务,投资者理应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企业通过与区域社会间的关系,不仅要创造就业机会、缴纳税收,还要担负起为地域繁荣所需要的物质性、社会性基础设施贡献的义务。而员工,不是只是获得工资(无论金额多高)便好。工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和家庭、健康、宗教一样,是人生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职场上发生的事,对生活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研究,能够从自身工作中发现某种价值的人,渴望在工作中取得成果的机会。而提供这种机会,正是管理的职责所在。
若能为人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并成为帮助其实现机会的催化剂(触媒),那么,经理人不仅能成为组织也能成为社会的英雄。彼得·杜拉克如此雄辩道:
“不仅是美国,还有全世界的经理人,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我一直以来所说的话,即管理远远超越地位与权限的行使,或商业交易行为。管理会影响人们及其生活。”
经理人不能只被一季度的利益束缚,若能着眼于提高人们的人生和生活,那么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在大众媒体中被描绘成英雄吧。
特里莎·阿马比尔(Teresa Amabile)
哈佛商学院(埃德塞尔·布莱恩特·福特纪念讲座)教授。主讲风险管理学。也是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主任。
史蒂芬·克莱默(Steven Kramer)
心理学家、独立研究者。和特里莎·阿马比尔合著The Progress Principle(进步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