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欲望打交道

欲望是痛苦的源泉。人一旦清心寡欲或断绝欲念,人生就会变得“轻松”。可是没有一丁点欲望人就无法生存下去,至少生存欲望是必不可少的。
电视上频频出现涉嫌行贿、受贿、偷税人员。画面中采访记者一个劲地追问犯罪情况,毋庸置疑,涉嫌人员想方设法逃避问题。当然,也有冥顽不灵者不知是否是恬不知耻竟肆无忌惮地抗争。
总会清楚地看到犯罪嫌疑人无一例外地板张臭脸,强忍着压力,千方百计试图逃离现场的情形。
然而,很多人看到疑犯被逮捕时的视频却出乎意料地冷静。最近有时会用上衣等遮住疑犯的脸,所以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看到他们的面部表情。
与其说被政府机关逮捕意味着无从逃跑,毋宁说是没有逃的必要了。至少短期内内心安定下来,没有一直逃下去的欲望,如释重负。从一直压在内心的大石头中解放出来,顿觉豁然开朗。
这种“避害”的欲望和“趋利”的欲望一样。如果能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欲望全然不会带来困扰。然而,当很想要的东西需要大费周折方能到手时,被欲望俘获的人们恐怕会到愿望实现为止一直心存芥蒂吧。
要保持乐观不断进取,就要把这种想法当成对未来的希望。但当这种希望强烈得近乎执念时,欲望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对自己不利。
这时,需要冷静下来客观看待现状。首先从想要的是否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视角来忖度自己的追求。如果是不可替代的生存必需品就得不断追求。
放眼人生好好想想,如果所追求的只是基于眼前欲望没多大必要性或不必要的东西,拘泥于此岂不是挥霍生命?特别是当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企图实现这份欲望时,往往得不偿失。
时常对自己的想法试做分析。
深究下去便可以发现导致这种心理出现的根源——欲望。必须弄清这份欲望对自己来说是无意义的还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是前者当即舍弃,放下负担,若是后者,即使成为重担也得继续坚持。
◆不即不离刚刚好
欲望是痛苦的源泉。
贪婪的人总想最大限地拥有尽可能大的东西。这种人常常一边拼命地支撑着追求的限度之“大”限度和数目之“多”,一边背负着重担,就这样无论怎样挣扎都无从逃离痛苦的思绪。
与此相对,清心寡欲的人总满足于眼前的事物没有其它追求。即便是必需品,也认为“小份”和“少量”就足够了。因此他们的负荷也轻。
人一旦清心寡欲或断绝欲念,人生就会变得“轻松”。可是没有一丁点欲望人就无法生存下去,至少生存欲望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工作上没有欲望也不行,涉及多方面的诸多欲望是工作干劲的原动力。
因此,能保持对自己有利的欲望和自己能力平衡的人就是有天赋成为人生达人的人,这种人不会有不自量力。
有些人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讴歌人生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实际上失去了能力与欲望的平衡。他们很可能每天被内心横流的欲望困扰苦恼不已,受控于欲望而迷失了自己的人生。
必须巧妙地与自己的欲望不即不离地相处。正如“喝酒可以但不要酒迷心窍”所说的那样,不能没有欲望,但要自己控制欲望而不能被欲望所控制,这也是活得轻松的要诀。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cnpos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