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擦鞋师傅”学习营销战略之精髓

(2013-06-23 19:43:39)

有位“擦鞋匠”,在某车站前经营了15年,身边常带着两徒弟。他一见客人的皮鞋,立刻便知是不是自己擦过的鞋。因为从鞋油到擦鞋方法,很多地方都与人有别。

向“擦鞋师傅”学习营销战略之精髓

那位擦鞋师傅的活计实为与众不同。

“鞋油”乃独创特制之物。不知用“皮鞋的自然系化妆品”来形容是否恰当?之所以费尽周章地使用特制鞋油,据说是因为用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加固皮革表面会毁了皮鞋。擦鞋的诀窍似乎在于:使鞋油渗入皮革深处,让皮革表面保持可以呼吸的状态。

师傅说:“就是因为胡涂乱抹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人们脸色和皮肤的状态才变得如此糟糕。本来,用水洗洗、擦干就是最好的方法。擦鞋也是同样道理。”听起来似乎无甚了得之处,但经他和其弟子之手的皮鞋确实变得熠熠生辉。

“知道这活计为什么与众不同吗?”师傅问。当然,不仅仅是鞋油的差别。师傅说:“区别在于擦得透不透。和钻石一个道理。煤炭和钻石都同样是碳元素吧,但承压不同,其光辉就变得截然不同。无技术之人擦的鞋,用布一抹,布就被鞋油弄脏了。因为擦鞋时施加压力的方式,精刷的方法有别。”

用无杂质的特制鞋油擦个彻彻底底,这简单而彻底的工作本身就是擦鞋匠的技术本领。但这也可谓是营销战略的基本。

Framework(准则、框架、模型)也是一种用以使人们达成共识的道具,但若频繁使用,过度宣传些晦涩难懂的信息,就可能变成使听众读者如坠五里雾中的道具。商学院的初期课程最好能用极尽简单的说明方式教授迈克尔·波特和菲利普·科特勒的基本营销准则。

要把简单的道具用个“彻底”,注意容易疏漏的细节部分,对似乎理所当然的事物需存疑。然后,用准则大展拳脚,解决问题。正如给煤炭施加压力,使其成为放射耀眼光芒的钻石一样。相同的事物,历练不同,或是变得璀璨夺目,或是成为路边无人问津的石块。

形成长久畅销的体系是工匠们的共通点

“只知拼死拼活地干是行不通的。总之,能够形成‘体系’才是成功的关键。”

在与这位师傅频繁交往期间,有一次,他如小孩偷偷展示自己的宝物一般,露出调皮的眼神,终于道出了秘密。

不,正确说来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他说:“现在徒弟们也都掌握了同自己一样的技术,工作变得轻松了。正因如此,才能告诉你这些秘密。”

见了客人的皮鞋后先认清是不是第一次送来擦。如果是第一次,就由师傅亲自动手。若是第二次以后,就让徒弟干。熟客的皮鞋也是定期由师傅擦,过段时候之后就交给徒弟做。这是“体系”的表面形态。

师傅的工作是“厚涂”,把足量的鞋油刷进皮革里。虽说是“厚涂”,但并非流于表面。用前述的“使碳成为钻石的压力”,把鞋油刷进皮革深处。被扎扎实实刷进皮革的鞋油,不久又会慢慢渗出表面。徒弟们的活计是“刮去渗出表面的鞋油,并将其再次刷进去”。如果皮革里的鞋油变得太少,师傅就进行“厚涂”。这是“体系”之核心。

师傅促成了和徒弟分工合作的“长久畅销体系”。

“什么是营销战略?”,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形成长久畅销的体系”。不是单件“销售”,也不是偶然“畅销了”,而是形成一种状态——不论谁来干、干几次,都依然是“长久畅销的状态”。促成这种“体系”才正是营销战略。而师傅制定了擦鞋的营销战略。

心系顾客之擦鞋和营销战略2.0

经师傅和徒弟擦过的鞋,其光辉甚至能照映天空,这可不是比喻的表现手法。然而,尽管皮鞋给擦得光映日月,但也还未完工。

对于初次光顾的客人,师傅会提醒他们再来:“只擦一次,鞋油无法渗入皮革深处,一个月后请再来。”

师傅说:“擦鞋可不是‘一生仅此一会’(指日本的茶道精神)的工作。看到客人的鞋,就要认清鞋的状态,必须考虑擦多少次、擦到怎样的地步,再动手干。”

西奥多·莱维特用“顾客并非想要钻孔机,而是需要打洞。”来表现“需要和想要”的关系。当我们用擦鞋来表现,就成了“顾客并非想要擦鞋,而是想穿上锃亮的皮鞋。”

因此,师傅说“不能一生仅此一会”。要看明白,客人的鞋到目前为止经何人之手、做过怎样的保养、现在状态如何,然后再好好擦。要花很长时间思考——怎样处理客人的鞋才能使之保持最佳状态。这便是“心系顾客”,也是科特勒所言“营销战略2.0”的状态。

同顾客一起创造皮鞋的良好状态营销战略3.0

徒弟出了师,只需把渗出来的鞋油抹去、重刷便可应付的“体系”是否就不需要了呢?师傅说:没这回事。

一边擦鞋一边要传授顾客平常保养皮鞋的方法。浸入皮革的鞋油之后还会渗出来,因此平时的最佳保养法是只用拧得干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的污垢。而对那些不认真用湿毛巾保养的客人,要向他们说明:“皮鞋不好好保养可不行。”

“这也是使用特制鞋油的意义之一。”师傅说。市场上原本没有能让顾客进行简单保养的鞋油,也是出于这一目的,创造了特制鞋油。

“正因为客人也认真地进行保养,皮鞋才能保持良好状态。我也是为此创造了这种鞋油。”

顾客和提供服务的人一起创造皮鞋的良好状态。虽然没有科特勒“营销战略3.0”中Social(社会性)的意义,但“共创”这一关键词是相通的。

科特勒称只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状态为“营销战略1.0”,这与只知道擦眼前皮鞋的状态如出一辙。真正的擦鞋匠,始于“正确认识顾客”,贯彻“心系顾客”的精神,并且,与顾客一起提供“使皮鞋熠熠生辉”的服务。

你的经营也能形成这样的体系吗?——与顾客一起努力,使皮鞋能映现天空、光辉持久。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cnposts.com    译者:刘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