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是负担

拿的东西越少身体越轻便因而更自由。拿着什么,因为对物体的存在和是否安然无恙担忧,而导致心神不宁。拥有的东西越少越能确保精神自由。
二三十年前我曾参与了某日本传统乐团的组建与运营。本来是去看歌舞伎,虽然布置得绚丽豪华的舞台和朴实的象征性演出着实迷人。但事实上更吸引我的却是歌舞剧以及舞蹈演出的背景音乐和伴奏。
不过话又说回来,相比舞台我对背景音乐更感兴趣。有次聚会我结识了日本传统音乐的新起之秀并对他说了我的想法,发现英雄所见略同。不久他邀我一起组建乐团。
乐团的核心是清元、常盘津、长呗、伴奏、筝曲1等领域的年轻掌门人或继承人或中坚骨干。他们积极活跃在各自的领域,但是鲜有齐心协力提高整个日本传统音乐的活动。因此我组织大家召开跨领域学习会,最终决定向音乐会方向发展。
他们曾活跃在各自领域各为山大王。我觉得把他们集中到一块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虽然乐团没有直接给我的商业活动带来利益,但由于经常有机会接触日本传统音乐精髓,我仍专注于乐团活动。
◆把自己的心灵 从物质中解放出来
长呗中唱歌的和弹三味线的各有分工。后者一直小心翼翼地拿着乐器,单这点就不得不多根神经。因而对歌者只要移动身体羡慕不已。
另一方面,演奏筝曲时不得不带上体积庞大的古筝。当然,有专门运送古筝和调音的人员,委托他们自己不动手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像三味线那么小的行李只得自己拿着。若是像古筝那么大件,就得委托专职人员,当然也会因此生出一笔经济负担。
使用对自己生活而言必不可少的工具时,对它满怀谢意。一旦闲置不用,就需要安置它们的场所,搬动时又不得不考虑劳力及搬运费用。
绘画等艺术品除了偶尔拿出来鉴赏外,差不多是对自己没用的东西。从占地方这点来看,它们只是累赘。
对自己来说,一定时间内不使用的东西全都是负担。得到它们时,花了钱又花了力。不仅需要安置场所,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劳力和金钱进行维护管理,搬动时也一样。因为拥有它而不断辛劳。
若想避免这种麻烦不妨租赁,当然只在必要时租借。这种思维是把物品的使用价值摆在了重点。因为其非常合理,缺乏欣赏物品的闲情逸趣,生活因此多多少少变得有点乏味也没办法。
拥有物品,怎么使用是你的自由。不为本来目的使用也行,弄坏或者扔掉也可以。拥有就意味着可以全面掌控物品,这也就是拥有东西能让人安心的缘由。
然而,但凡拿着就有分量,身体自由也受到限制。因此,拿的东西越少身体越轻便因而更自由。拿着什么,因为对物体的存在和是否安然无恙担忧,而导致心神不宁。拥有的东西越少越能确保精神自由。
执着于物品,因拥有而欢喜,只能说明你尚未脱离孩子习性。除了平常必不可少的东西外尽量让自己少拥有东西,须知物品是枷锁,持之需谨慎。我认为只有当你能把自己的心灵从物质中解放出来时,才可以说自己已经真正长大成人。
注 1 歌舞伎舞蹈的伴奏音乐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cnpos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