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2021-05-21 00:21:03)
标签:

盗茶之路

浙闽古关仙霞关

仙霞古道

旅游

图片

分类: 人文摄影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第二天我们仍然在山里面跋涉,山路虽然很窄,但路况很好,足以显示中国人的勤劳特性。我前面介绍过,这儿的很多山口都设有关口,这些关口与城门差不多,在浙江省界附近,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我注意到其中一座山的山顶上设有三个关口,这三个关口前后只隔了一段很短的距离(与仙霞关一关、二关、三关的位置相符,四关在仙霞岭的南坡下,从四关沿古道下行约四里路,是位于G205国道旁的龙井村,曾是仙霞岭古道上的一个驿站。笔者注),关门之间有一排长长的房子,以前显然是做兵营使用的,但现在都无人居住,破残不堪(福琼所述长条房子位于垭口茶亭边,现在是一小片茶园。笔者注)。
 
   当我们爬到这座山的山顶时,中国人告诉我,我们从北面的山坡下去时,应该会经过一座很有名的寺庙。他们说,这座庙叫关帝庙(原文:“Shan Ta Maou”,译文据自郁达夫的《仙霞纪险》中所记。老的关帝庙,现在仙霞关景区正在建一座新的寺庙,位于二关下的游客休息处,右上方是黄巢雕像,位置与福琼描述相符。笔者注)。……
 
   这地方真是太漂亮了,我对这儿的植物资源也很感兴趣,考虑到就要与武夷山道别,以后在也见不到了,我于是决定在这个庙里多停留一两天。好心的和尚们自然不会拒绝我这样一种安排,他们给我提供了一间房子,白天我可以用它存放行李,晚上可以在这里睡觉。
   中国人对此处的称赞一点也没有溢美,确实很雄伟,让人印象深刻。寺庙后面是高耸的高山,寺庙前面透过树缝可以看到宽广肥沃的山谷。除了茂密的竹林,寺庙旁边还种了一些高大杉树(福琼在仙霞关关帝庙住了两天,是整个行程停留时间第二多的地方。笔者注)。
 
   第三天早晨,我喝了一杯真正的武夷红茶用以提神,这也是我在这武夷山(此地非武夷山脉所在,为绵延100多公里的仙霞山脉。笔者注)里喝的最后一杯茶了,要知道,这茶可就是因为这山而得名的啊。然后我告别了和尚们,自己先下山了。山坡很陡,所以山路修成了‘之’字形,弯弯曲曲的(仙霞关有四道关门,南北各两关,四关与一关间距离5公里。现存古道条石在宋乾道八年(1172年)修缮时铺设,从四关到一关有24个弯,3600级石阶。笔者注)。……”
 
   福琼从仙霞关到了清湖镇。“一到清湖,我们就进一家客栈吃饭,然后打听怎么雇船。”
 
   “当我坐着船顺着江快速下驶的时候,我想, 这次旅程中所有的困难、危险就算是都结束了。尽管这离西方人居住的通商口岸还有两到三百英里,但这条江对我来说,就像个老朋友一样(福琼在1848年从新安江乘船前往松萝山。笔者注),它在清湖镇等着我,然后把我安全地送回家。
   接下来的路程我签名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在近三个月的长途旅行之后,我按时回到了上海。尽管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使用筷子吃饭,但我没有忘记怎么使用刀叉,不用多说,我非常愉快地享用了一顿英式晚餐。我从武夷山带到上海的茶树树苗都完好无损,它们中的大多数现在都在喜马拉雅的山坡上蓬勃生产呢。”
 
   “在10月份和11月份(1849年),我又从徽州和浙江省各地采获了大量茶树种子以及树苗,这些东西都运到上海,打包装好,准备运到遥远的印度去。这些茶树,不只是来自于舟山金塘岛以及宁波地区,还有来自于著名茶区松萝山和武夷山的,我准备了很多玻璃柜子,用来装运这些植物。……为了以防万一,我又把它们分成四批,分别装在四艘不同的船上运往加尔各答。”
——《两访中国茶乡》福琼
 
 
   福琼在上海的停留地是英国颠地洋行大股东托马斯·贝尔的家中。托马斯·贝尔在中国经商超过五十年,从未回过英国。在苏州河以南,贝尔买下一大片土地,建成一个花园,福琼将采集的茶树苗在此进行长途运输前的养护。为保证茶树苗抵挡长途运输对树苗的成活率,福琼借鉴了植物猎人弗兰克·金登·沃德(Franke Ward,1885—1958,在中国发现绿绒蒿、黄杯杜鹃等)的沃德育苗箱,将武夷山等地采获的茶树苗放入四只玻璃育苗箱中,准备运往加尔各答。此前,福琼在1848年将中国桑树苗置入玻璃育苗箱,试着从上海运往加尔各答,取得成功。
 
   “除大英帝国的领事外,别人是很难弄清楚福琼从事任务的本质的,但若是颠地洋行对福琼所负责运输的茶种和茶树稍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此人身上所担负的使命与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作物研究及民辛巷的茶叶经销商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舍此之外别无其他。颠地洋行所关注的头等大事自然保证自己在远东商业运作的成功。但一旦制茶产业转移到印度的话,中国茶商就丧失了他们在日用品市场上的最大利润空间。因而颠地洋行对福琼的协助,等于无意中搬起了那块最终砸在自己脚背上的石头——毁掉公司的对华贸易。”
 
   “福琼马不停蹄地将大约1300株植物幼苗和10000颗茶种通过海路运往喜马拉雅山,这些幼苗和种子总计大约为五加仑重(应有4份约22.7公斤,福琼在书中做了·记述很多个玻璃沃德箱。笔者注),无论从体积或是重量上看都算不上一个很大的数目……他将自己采集所得分为几份,每份单独一包,分别托运于四艘货轮,这样即便一艘货轮不幸遇难,其他几包种子照样能按计划到达目的地。”                                  
 ——《茶叶大盗》萨拉·罗斯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寻访世界茶树之源(十一)过最后一道关口·浙闽古关仙霞关
 
 
   一百七十多年后,还是哪个盗茶人,抢下了美洲一片土地,并坐在那儿,喝下一口茶,然后理直气壮地指责那个被盗人,显然忘了这是自己从他的口袋里偷取的宝贝,历史有时是荒诞的。
 
篇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