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2017-10-21 00:11:42)
标签:

定结县陈塘沟

嘎玛沟端点

夏尔巴人

旅游

图片

分类: 人文摄影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朋曲(又称澎曲)发源于夏邦马峰北坡,汇集珠穆朗玛绒布冰川下的绒布曲,至陈塘后与流经那塘后的错岗青波河汇流进入尼泊尔,称阿龙河(Arun River,又称阿润河),为恒河支流戈西河(Sapt Koshi river)的源头河流。此段朋曲为中尼界河,陈塘公路沿河修筑在东北岸,形成那塘、陈塘与尼泊尔之间的三角形走廊。“陈”是运输之意,“塘”指路,陈塘的名字源于元代始建的萨迦寺,建寺的木材由“陈塘”而来。“陈塘”的地名在西藏有两处,另一处在绒辖沟。地名标记了古代后藏与尼泊尔交往的历史。
    那塘、陈塘在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海拔约两千多米的南坡,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达一千多毫米。与北坡形成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观,是珠峰自然保护区南侧的仅有的原始森林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1988年陈塘被西藏自治区划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成为研究自然和人文遗产的重要基地。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途龙沟中的原始杜鹃林。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那塘,海拔与陈塘相当,与陈塘同处“珠穆朗玛商道”三角形地带的另一角,知名度在陈塘之下,甚至为人不知。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潺潺溪流。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那塘,错岗青波河。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错岗青波河与朋曲汇合处,为喜马拉雅山中段中国境内海拔最低处。左侧悬崖在中国境内,右对岸是尼泊尔。朋曲出境段河谷狭隘,仅4米多宽。坐标:N:27°50'21.67"、E:87°26'04.87"(注:中方边控线一侧)。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陈塘目前最好的旅馆,其它有住宿的地方不多,沟上下各有一家四川饭店。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桥右岸往前二、三百米,与尼泊尔为界,山坡上是陈塘镇镇府所在地。陈塘公路的中尼延伸段在打通之中,届时国家级陈塘(日屋)口岸有望开通,成为继樟木、吉隆后第三个公路口岸。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朋曲河边巨石上的小屋。民居多建于陡坡上,缘由土地资源的稀缺。历史上夏尔巴人生活窘困,以翻越喜马拉雅山背运货物谋生。时代的进步,使古道上的“喜马拉雅山背夫”失去生活来源。现在的夏尔巴人以农耕、放牧为生,农田对他们的生计尤为重要。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陈塘公路只修到山脚下的藏嘎村,半山腰的陈塘镇周围是夏尔巴人赖以生存的鸡爪谷田,到陈塘镇最后1.5公里的路,改成了人畜通行的台阶路。 1.5公里的台阶路,夏尔巴人爬上山不到一小时,内地来的人,要加上半小时。千年的“喜马拉雅山背夫”造就了特殊的基因,这些进化的基因所产生的功能与人体适应低氧及紫外线辐射的环境密切相关。珠峰地区的夏尔巴人血红蛋白比平原人种低,在海拔4000米处的血氧含量同平原地区正常人指标,相较携带的含氧量高出三倍,成为不二的极高山登山运动向导,大部分登山者是“趴”在夏尔巴人的肩膀上登上珠峰(海拔5400米以上的登山物资都由夏尔巴人运送)。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腰间插着一把廓尔喀湾刀,有说源自蒙古弯刀。陈塘是夏尔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夏尔巴”来自藏语(Sherpa),意为“东边的人”。夏尔巴人自称“沙尔·克霍姆鲍人”,2001年统计境内外约有11万人。宗教信仰复合藏传佛教的花教萨迦派和白教噶举派、苯教、卡玛(嘎玛)原始宗教,每年六月、十一月份有两次宗教活动。中国境内夏尔巴人身份划入藏族(最近重新登记为其他民族)。他们有姓无名,同种姓不通婚。陈塘夏尔巴人祖源来自不同的地方,种姓分为川巴(加迦嘎玛)、多吉玉提、珠巴、玛泥普巴、提嘎巴、康巴六类。前两族姓不与其他族姓通婚,是受印度种姓影响的产物。有说夏尔巴是党项羌人的后裔,能歌善舞,习俗受多种文化的影响。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鸡爪谷地边歇息的夏尔巴农妇。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一家人在岩石间整出不足一平方的耕地。先清理出石头,在山崖一边垒起田埂,保持农田的平整,然后填入土壤。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山腰坡度大的地方,修筑的民居。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对岸山坡上是尼泊尔的 Keemathnka村庄。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去往陈塘镇的台阶道。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梯田中间的陈塘镇。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捡柴火的夏尔巴妇女,黑发、黑眼睛、黄皮肤。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陈塘夏尔巴妇女典型装饰,头上或脖子上挂着有上百个银环串成的珠链。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帽子上镶嵌祖传的印度银币。资料显示,夏尔巴人与藏族的遗传基因分化时间约在3200至11300年前。夏尔巴的一些分支与汉族祖先的遗传分化时间约在6200至16000年前。现代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境内的夏尔巴人群与尼泊尔夏尔巴人群包含更多的南亚人群成份,近期的基因交流产生的变化,使夏尔巴人群遗传多样性。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手腕上是大白贝壳,身上穿着藏族传统织物氆氇。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茶马古道(183)陈塘沟·夏尔巴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