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为大理河蛮的城邑,有着悠久的历史。茶马贸易带动频繁的交流,融合干栏式民居与汉风坊院相结合的白族民居建筑形式,基本形式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指的是独立封闭式的民居,形成了白族民居最具特色的"粉墙画壁"的照壁和门楼。
门楼分为有厦及无厦两种,有厦指有飞檐斗翘的屋顶;无厦则无屋顶。有厦式门楼多为三叠水式,视屋脊翘起长短分“出角”和“平头”二种。出角门楼顶部两端有形似飞燕的屋脊,下有斗拱,多者达八层,多为富豪大户人家采用。平头门楼飞檐相对较短,顶檐下少有木斗拱,但以泥塑、砖块制作成阶梯纹样,并画有图案,朴素雅致,最具白族民居特色。

喜洲镇保存完好的民居大院有88个,著名的有赵府、严家大院、董家大院、杨家大院。
|

将高出屋顶的封火墙做成马鞍状,除装饰外,可防止大风吹坏屋顶,是白族民居的特有风格。
|
茶马古道带来西方建筑的影子。
马帮通过茶马古道从事盐巴、茶叶、马匹、皮毛、山药、烟草、丝绸、金银珠宝、金属器具,到近代的棉纱、布匹、糖、鸦片的贸易,聚敛财富,造就了茶马古道上的建筑奇迹,留下了道孚民居、木雅民居、东坝民居、喜洲民居、团山民居等一连串精美的民居建筑。以严子珍“永昌祥”号统领董澄农“锡庆祥”号、杨鸿春“鸿兴源”号、尹辅成“复春和”号的四大家族形成的喜洲商帮,是滇藏茶马古道及迤道上的第一商帮(马帮)。严子珍创制的“松鹤牌沱茶”畅销川藏及长江流域,弹丸之地的喜洲从此名闻天下。
一栋三开间、两层楼的房子,称作“坊”,是白族民居院落最基本的单位。上图中的转角马头,是两“坊”间的过渡装饰,兼具防火,也方便屋面修缮时。
严子珍建的西式洋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