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2016-11-28 15:41:06)
标签:

大金川

中国碉王

边茶古道

旅游

图片

分类: 人文摄影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清前期康藏地区土司长期割据,雁过拔毛,使茶马盐的流通成本增加,盐巴甚至作为流通货币。川西深山峡谷中生产、生活资料极其匮乏,形成地域孤岛,孤岛上竖起了上千个碉楼,顽守古老的民俗。
    为加强对康藏的统治,清代茶叶贸易延续明制,形成独特的商茶制度——“官督商销、茶官连罪”,私茶贸易“照私盐律治罪”。康熙中期时,川茶产量已开始兴盛,缩小明代以川、汉(汉中、南郑)、鄂(邵阳、新化)为茶马互市的茶叶产区,形成了灌县和雅安为茶叶产地的西路边茶和南路边茶。南路边茶规定专销大渡河以东,后扩展至康定。通过大渡河畔泸定,康定(打箭炉)辐射九龙、雅江、丹巴、道孚、绰斯甲(现称观音桥),称“土引”,乾隆大小金川之战后,为雍正彻底的改土归流奠定基础,边茶销量逐年上升。康熙至雍正年间,土引边茶销量达9085458斤,至乾嘉之际达14072958斤。
    丹巴至道孚的大金川河谷成为南路边茶最繁忙的边茶古道之一,它同时贯通西路边茶和南路边茶古道,战争和茶叶以不同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互融,当年威尔逊、孙明经沿着这条古道向世人打开了川西神秘的大门。三百多年后,51.2米高的中国碉王——金川马尔邦关碉(地理坐标: N31°12′16.41″ E102°00′21.05″),屹立在古道边,向人们诉说历史。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孙明经的西部考察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大金川河谷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大金川河谷中的古碉楼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大金川噶塘古碉
 
 
茶马古道(101)碉王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