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马古道进入藏区后,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由昌都前往那曲,为当今川藏北线G317国道,它是一条处在较高海拔的古道,通过骡马和牦牛互换驮运,元代称乌斯藏大道。二是从林芝起沿雅鲁藏布江直抵整个卫藏地区,从林芝到拉萨,是一条从3100米缓慢上升至3900米海拔的沿江古道,发展为现今的S306省道。
与喜马拉雅山脉并行、在雅鲁藏布江边的古道既是迁徙之道,也是宗教传播的之道。不了解这条江,对西藏的理解是模糊的。公元1世纪起,苯教沿雅鲁藏布江传播到卫藏地区(前、后藏),最后蔓延整个藏区。公元7世纪,古印度(今尼泊尔)佛教融入苯教。虽然印度佛教现在已自成体系,但在医学、天文、历算、烟供、荟供、火供、替身仪轨等方面与苯教出奇的一致。近代考古成果证明,苯教仪轨来源的图腾崇拜可以上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象雄文化。我们无法断定是古印度佛教传入而有了藏传佛教,还是西藏苯教影响下诞生了古印度佛教,在地理上两者根本来源于同一个地方,现代国家的建立和西方误导把两者相互割裂。
公元8世纪,茶叶在寺院兴起,茶叶随密宗佛教一起遍布西藏每个角落,那些在古印度佛教中并不存在的苯教仪规,如转山、转湖、玛尼石、擦擦、转经筒、风马旗等也随之与藏传佛教融合。
茶叶把东方万物合一的精髓也带进了西藏,之后,步入长达十多个世纪政教合一的统治。



雅鲁藏布江边沙山。






从波密到林芝,再到米林,即使在雅鲁藏布江边坝子上的青稞田边,都能见到用水流来驱动的转经筒。流水转经筒是这一地区的特色。




跨越江边支流的古道。


雅鲁藏布江崖壁上的古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