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2014-10-05 23:46:00)
标签:

江南运河

頔塘河

震泽古镇

旅游

图片

分类: 人文摄影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2014年3月震泽和黎里一样,都被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蚕丝之乡盛泽西部的古镇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古称“震泽”。震泽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设镇,清雍正四年曾被设为县城。頔塘河从古镇穿过,并枝生一道与頔塘河并行的河港,两岸水乡风光旖旎。如果过滤一些江南水乡的特质,它与凤凰古城的河景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比凤凰更安逸。悠久的历史和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没有同南浔古镇的頔塘古道一起成为江南运河支线的文化遗产,让人难免遗憾。

    震泽在古代也为吴越交界之地,有吴头越尾之说。同时它位于太湖流域以南两个最重要的丝绸之都:南浔和盛泽之间,这一区域无疑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真正的原点。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里的古建有数多是徽派建筑。马头墙有了太湖流域水乡建筑的灵性,两边向上飞翘,结合了本地化民居建筑中飞檐的审美形式,变得更有动感。江南运河把徽州和古代震泽连结起来,历代徽商在此驰骋商海,成为商业文明的纽带。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古米行的陈设。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横跨古塘的禹迹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1779年重建为拱券纵联单孔石拱桥。桥宽4.30米,长43.5米,桥孔跨径10.45米,矢高5.56米。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文明的纽带:京杭运河之江南运河(十七)
 

    禹迹桥紧靠慈云古塔,拱形落虹,塔影横斜,颇有气势。游览震泽古镇师俭堂、慈云寺塔需要门票,其余免费,为开放是景区。景区入口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54'58.74",东经120°30'14.30"。推荐当地小吃:黑豆腐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