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2014-01-18 12:52:05)
标签:

北纬30°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帕隆藏布江

山崩地裂

旅游

分类: 风光摄影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穿过3号桥,帕隆藏布江开始大折大湾,江面变得狭窄,激流澎湃。峡谷的两岸不断转换角色,绝壁与陡坡交相辉映。山路依旧崎岖,按照以往的徒步时间,估计余下的路程不多。问村长多玛了解余程,告知才走了不到一半。膝关节有点不听使唤,大家休息的次数明显比前半程增多。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帕隆藏布江出排龙后第一个较大的拐弯,对岸崖壁顶部坡地上,长着一大片混生林。落叶林的叶子在冬天已经全部掉落,矮小的灌木从露出郁郁苍苍,远看两个林种层次分明。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江面收窄,形成落差较大的跌瀑。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江心横卧一块七、八米的巨石,把江水分成二股。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虽然减了台摄像机给小丹增,团队里除村长负重外,我这个背包是第二,所以总跑最后一个。村长每到危险处,就原地休息等候,佩我一起穿过。找村长要三角架,准备架广角。结果发现很多装备掉在了前进营地,包括换洗衣服等。走在他背后时,看背篓里的东西感觉少了很多,当时没提醒他。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用摄影登山杖拍摄,距离太近,16mm的广角仍旧没有装下这个拐弯,左边4号桥近在眼前。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4号桥是行程中第二长桥,为长约180米的悬索吊桥。江边岩石岸璧上的水印痕迹,显示雨季与现在旱季的水位相差20米以上,在雨季,这条大河更显气势。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在阴面光线作用下,帕隆藏布江水似琼浆玉液般涌出峡谷。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桥的南边,江面收缩得更窄。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过桥后,急上坡,遇大片乱石塌方区。塌方的地质结构不是地表沉积层,也不是结构较松的石灰岩,而是结构较为坚固的岩浆流纹岩,造成塌方的原因来自山崩引起石块崩裂。印度板块向北漂移,插入欧亚板块之下,喜马拉雅山被不断抬高,长期的作用使地表延展拱起,隆起剧烈的地方则使结构坚固的山体发生山崩。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山崩的石头从破碎的山顶部一直延伸到江面。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山顶部原本是结构相连的整块岩石体,在山崩后纷纷断开,斜倚在没有发生崩裂的岩体上,崩裂的巨岩底部已经与山顶岩体全部分开,依靠下部碎石支撑,一旦失去重心或地壳抬升,随时有滚落、崩裂的可能。当地球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二只手给上帝“作揖”时,上帝并没有怜悯地球手背上触目惊心的伤口。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门巴人选择山崩塌方的山道时,显示出超人的智慧,他们不会沿山腰直接横切穿过,而是一直爬到山顶部岩体最稳固的部位,从大石块上翻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石块间,门巴人用连土的长茅草,填空岩石的空隙,避免踩空湿滑或凹凸不平的岩石。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较小的石块分布在山崩面的下端。走过时,石块不时向江中滑落。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横切60度以上的滑石坡,也是途中较危险的地方之一。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轻轻的走过,唯恐碰到任何一块石头。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连续的滑石坡。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江对面,绝壁千仞,昂首傲立。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开始不断地攀升海拔。回首4号桥两边崖壁。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江面越收越紧,形成连续跌瀑。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山崩的杰作之一:地裂之门。地壳抬升,使原本相连岩体(江两边岩石纹理连贯)豁开一道口子,把原本缓缓流水的江面变成勇猛独骑,豁开的裂缝仅不足2米宽,这也是在雨季江面水位抬升20米的原因。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过了地裂之门,江水开始平缓。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懒得换镜头了,斜着装下这个拐弯吧。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一直在60-70度山坡上横切前行。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穿入一小片林地,标准的亚热带丛林景象,树上挂满藤蔓,从高处垂落而下。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过4号桥一共有3个取水点,这是其中一个溪水。随身携带850毫升的保温瓶,走了8公里就全部消耗完毕。两位藏族女同胞开始装水。

    村长多玛(门巴族)不建议喝生水。在不清楚水源状况,户外常识是不能轻易喝生水。我和记者小王都没有喝生水的经历,只是偿了一小杯,解解燃眉之渴,泉水甘甜,但不敢多喝。遗憾的是小丹增将我的户外净水器遗漏在拉萨,使路途中无法制取纯净水,成为后半程的隐患。

    庆幸的是团队人员喝了前两处的溪水,都没有反应。

 

 

北纬30°穿越秘境雅鲁藏布江之六:站在地球的伤口上
 

    在雅鲁藏布江徒步,如果应急使用生水,户外净水器是最好的利器。250克的重量净水器可以免除携带2升水袋(2公斤)的重量,保持轻装前行,而且可以在符合条件的地方随地取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