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中,把沙漠和雅丹地貌各分为一类。其中古尔班通古塔沙漠荣列最美沙漠第二,而新疆乌尔禾魔鬼城荣登雅丹地貌第一,当时将这两项割裂出来评比也颇受争议。而在古尔班通古塔沙漠东部的五彩城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入选。
准噶尔盆地界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西有准噶尔西部山地,东为卡拉麦里山,其形状西宽东窄,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最宽500公里左右,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盆地地势与塔里木盆地相反,为东高西低,微微向西南部倾斜,平均海拔不到500米。西南部的艾比湖海拔只有189米,为准噶尔盆地最低点。
准噶尔盆地中央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其中固定、半固定沙丘占沙漠总面积的97%,植被覆盖率达20%一40%,沙漠下面有稳定的湿沙层,所以它还不是非常干旱的荒漠。古尔班通古塔沙漠边缘为山麓绿洲,伴有季节性河流,沙漠阡陌纵横。在绿洲内盛产棉、麦、甜菜,瓜果等,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盆地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盐、碱,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由于盆地西部有缺口,利于较湿润的大西洋气流侵入,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毫米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气候没有塔里木盆地那么干燥。沙漠中梭梭、红柳等植物生长良好,这些植被中有野骆驼、野驴、鹅喉羚、狼、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
荒漠的地貌主要由风化、重力、流水和风力四类作用影响。地貌的成因类型有岛状山、剥蚀平原、剥蚀台地、干荒盆和干浅盆、洪积扇和洪积平原、龟裂土平原、盐土平原、盐湖、风蚀平原、风积平原等。根据荒漠组成可以分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和盐漠。准噶尔盆地是一块古老的陆台,陆台核心是距今6亿年前、非常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岩层。盆地长期保持沉降状态,沉积了浅海相灰岩和陆相的河湖相砂岩、泥岩、砾岩等。准噶尔盆地地层中的煤、石油及硅化木、恐龙、鱼贝类等古生物化石,记录和保留了盆地波澜壮阔的地质发展史,堪称不可多得的“史前地质博物馆”。
从专业的地理角度,古尔班通古塔沙漠是西北风作用的结果,位于古尔班通古塔沙漠中西部的魔鬼城和东部的五彩城均系“雅丹”地貌,它们位于准噶尔盆地内古尔班通古塔沙漠的东西两端,系长期由风化、重力、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岛状山和剥蚀台地。
雅丹一词的来源于上世纪在罗布泊考察的中外学者,他们在罗布泊发现了大面积陡峭的土丘,当地人称“雅尔当”,后再从英文学术刊物翻译过来为“雅丹”,指风蚀土墩。而从古尔班通古塔沙漠东西两端的岛状山或剥蚀台地来看,它们并非完全属于风蚀作用的结果。所以希望专业学者有严谨的科学考证。
本文旨在改变乌尔禾、五彩城、古尔班通古塔沙漠相互割裂的观念,它们其实是远古代的一个湖泊。在西北风的作用下,位于古湖泊的岸边台地经过四大荒漠化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景观。
从美学观点,荒漠并非无美,它是生命不能在自然状态下生存的一种地理状态,极度的荒漠是生命消失的地方。它所产生的审美感是悲剧美,是移情的凄美,它对完美具有张力。

上图A点为乌尔禾,B点为五彩城。红色线为上世纪80年代石油勘探在古尔班通古塔沙漠中心部位留下的一条道,至今仍在使用,一般越野车均可通行,只要掌握一定的地貌知识任何人都可以穿越。在西北风作用下,沙漠都是呈由西向东的走向。即沙丘头朝东(陡的一面),尾朝西(缓的一面)。便道的上端离凸出山丘约60-70千米,下部离天山边缘绿洲约80-100公里,在其中迷路的可能性极小,远没有一些穿越者那样夸大其词。蓝色线为从古尔班通古塔沙漠南线的标准公路。两者所需时间,穿越要慢4-6小时。

乌尔禾魔鬼城的“雅丹”地貌。如果想拍照,最好不坐景区里的小火车,徒步是最好的选择,带好1瓶矿泉水足矣,靠南面手机信号较弱。景区的观光车道为环形,所以在环线内徒步不会有问题,朝任何一个方向找到观光车道都能独自安全走出景区,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风蚀作用、重力作用、降水引起的水流作用、风力作用共同的产物。并非完全单一风蚀作用。



典型的降水产生的泥流,从顶部流过层叠泥岩,造就奇特的景观。

风蚀作用下的泥岩


沟中几个侧面颇像人脸的东东,就是传说中的魔鬼了。




石油啊~~~~~~~

从G217国道拐入古尔班通古塔沙漠便道的标志(这里突然长了几棵树)。

荒漠有时也有艳丽。

荒漠植被为超旱生的半乔木、半灌木和灌木或旱生的肉质植物占优势的稀疏植被。植被每年的产量极低,每平方米90克,它对荒漠动物群有重要作用。这条便道是沿着一条季节河流的河谷前行,在沙漠的边缘,河谷中有一片胡杨。

最后一棵胡杨。

近沙漠边缘处,见到了一群野骆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