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密回王是哈密地方维吾尔族的封建领主,唐初称回纥,唐朝后期及宋代称回鹘。元、明时期称畏兀儿,清代称伊斯兰教为回教,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为回子、回人(称回族人为回回)。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额贝都拉受封起,至民国19年(1930年)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逝世止,共传9世,长达233年,是清代以来新疆维吾尔族封建王公中维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在新疆及哈密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哈密回王主要依靠清政府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清政府的特许下,哈密回王不仅独立于地方政府,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机构,而且有权管理伊斯兰教,集政权、神权于一身。----《哈密县志》
《哈密王族家谱》的记载,木罕买提夏和加是秃黑鲁帖木尔(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察合台汗国王,是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王,改变伊斯兰教在东北亚地位的关键人物)的第七世孙,他从伊犁至哈密,依靠伊斯兰教在哈密立足,受到当地维吾尔拥戴为首领,建立了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统治。在木罕买提夏和加执政期间,哈密属于叶尔羌汗国的统治,叶尔羌汗阿布杜拉曾遣使向清朝进贡。
公元1668年,木罕买提夏和加病逝,其子额贝都拉继位,成为这一家族的第二位首领,也是哈密回王家族的第一代的回王。之后,哈密王经历了九世,其中四世玉素甫、五世伊萨克均得天花而死,八世默哈莫特为瘫痪之王,实际由其母亲迈里巴纽女王主持。
哈密王陵墓位于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王陵建筑部分为膸大拱拜(即回王坟),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



早晨8点,哈密还在梦乡。王陵还没有开放,只能透过花铁门的空隙,拍到内部的建筑。



与王陵一墙之隔的回墓。原来这一片地都是墓葬区,后建立回王陵文物保护区,一部分部被隔开在外。上未回王墓东边的一小块墓地。



位于回王墓南面,仅一条马路之隔,有两栋非常漂亮的建筑,上为哈密音乐厅。



在其东边为哈密博物馆。

与博物馆紧挨的是一片原来与回王墓相连的一大片墓区,只是因为城市道路,把墓区分在了马路的两边。上图是在逆光下拍摄,数多墓上无辜地泛起绿白色的光。

手工对焦居然不能合焦到位,只能到第一排的位置,大大小小的照片基本如此。



在哈密城外的,穿过一片雅丹地貌,也有一片回墓,面积有市区王陵两倍左右。


远处的山峦,其实是同一个山体,却是层层叠叠,躺在群山怀抱之中,如同大漠仙境,还真会选地方。
《古兰经》
第一章 法蒂海(回音) 开端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一切颂赞,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
至仁至慈的主,
报应日的主。
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祐助,
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
你所祐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第一一三章 法赖格(回音)曙光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我求庇于曙光的主,
免遭他所创造者的毒害;
免遭吹破坚决的主意者的毒害;
免遭嫉妒者嫉妒时的毒害。
安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