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游的驴
云游的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577
  • 关注人气:12,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2013-10-17 17:26:18)
标签:

上帝的泪痕

额尔齐斯河支流

中哈界河

185团边境第一连

旅游

分类: 风光摄影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中哈界河”是一条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一条河流,其长度也没有确切的记载,源头在哈萨克斯坦马尔卡科尔湖以南分水岭,近哈萨克斯坦境内小镇阿列克谢耶夫卡,于额尔齐斯河中哈国境线注入额尔齐斯河。它是额尔齐斯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流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边界。说是一条河流,其实窄的地方更多像一个水渠,宽的地方似湿地,两岸树林密布,因此段双方勘界完毕,多处边界已经立铁丝网拦界。从布尔津沿S227省道可直接到达哈巴河县行政所在地阿克齐镇,这里也是省道S227的终点,出县城向西,不远便分为两条县道支线,一条为哈铁线前往铁热克提乡,另一条折回后前往库勒拜乡,库勒拜乡内有国内唯一的俄罗斯民族村。然后沿额尔齐斯河并行10公里多,抵近中哈国境线最后并行,则可前往185团辖区右拐直行至白沙湖,继续前行,至104公里路牌处进入军事管制区,通过这里前往新疆兵团驻守西北的第一连。这是一条标准的边境公路,与哈萨克斯坦最近处只有数米。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离开哈巴河县驻地阿克齐镇约1公里,即见一片沼泽。有多只白鹤在沼泽中觅食,近路边的一只白鹤受扰飞起。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进入185团,兵团已经开发相对完整的鸣沙山景区,别具一格的大门十分显眼。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鸣沙山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鸣沙山边彪悍的沙漠冲浪车,一台典型的沙漠四驱越野车,夺人眼球。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国境边上,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最后一条河流留下唯一名称的地方,此地离对面哈萨克斯坦的距离只有5米。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顺着185团的边境公路至104公处过地上黄色的标线,进入军事管制区。这里国境线开始拐弯,路头向左方向为越野道路,车辆禁止入内。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边境部队登记管理的地方。因为旅游的发展,已经没有像口岸那样很严。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边境公路的一侧是边境的巡逻道,很窄的一条土石路。白桦树林后就是哈萨克斯坦。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边境公路沿国界蜿蜒。路右侧是185团农垦种植的向日葵。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边境公路的尽头,185团8连辖区,是位于祖国西北边境的第一连。对面山脉为哈萨克斯坦境内。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与森林紧挨的是沙漠,造就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185团8连最高点,为一坐沙山,名为眼睛山。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1956年5月起,兵团受国家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专业这些战士和他们的家属任劳任怨,坚守祖国边疆,屯垦戍边、默默无闻,以几代人的努力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他们的精神令人尊敬。在屯垦初期,各族群众当向导,提供生产工具,给予各种支持;各级政府给兵团划拨了大片的荒地和草场、矿山及天然森林等资源,奠定了兵团发展的基础。1982年兵团经中央批准恢复编制,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重视发挥兵团的重要性。现兵团总人口已有254万人,下辖14个师、185个团场、517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社会事业单位;有11家上市公司、2所大学和1所农垦科学院;有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有完善的公检法司监机构和健全的戍边维护稳定队伍。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方面兵团都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戍边人就像沙漠中的沙柳,坚韧不拔,环境的恶劣没有摧垮他们的意志。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50年代建设初期造的建筑,屹立在国境边上。

 

 
沿着上帝的泪痕行走(十三):额尔齐斯河支流中哈界河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