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尔津河是额尔齐斯河上游北岸的支流,发源于阿尔泰山友谊峰,河长145公里,年径流量42.0亿立方米,河流由北向南在左岸接纳库木河、苏木达依日克河支流于,横穿布尔津全县,在布尔津镇以西布尔津西大桥处以西约100米处汇入额尔齐斯河。1966年数据布尔津河年平均输沙量29.3万吨,最大年输沙量58.3万吨,年均含沙量仅0.049千克/立方米,虽携带沙,但河水的矿化度仅52.3毫克/升,为较好软水。




从布尔津西大桥上拍摄的两河汇合处,当地哈萨克语还称此地为“奎干”,意为河流汇合之处。哈萨克民族是一个体貌特征多样的民族,他们有部分欧罗巴人种的地中海类型、印欧类型等(约40%)和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约50%)构成,属于混血的突厥民族。史学家认为,哈萨克族不能用单一的人种将其定义,因为他们由很多个民族构成的,血统构成复杂,是典型的混血民族。中国的哈萨克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他们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当年蒙古大军远征西域,与阿拉伯文明冲撞的火种留在了布尔津。而蒙古人对领地的标记,始终显现他们的强势,蒙古语把三岁公骆驼称为“布尔”,“津”则为放牧者之意。匈奴把强势的历史印记,毫无保留的刻在昔日曾经彪悍的西突厥领地。但对远道于此,奉上帝旨意感召勇猛匹夫的西欧美人,只能泪洒布尔津。多种文明在这里进行交汇!


以下手机拍摄:

著名的布尔津河夜市。

诱人的烧烤一条街。


想起萨郎《布尔津河》文中的描绘:“有一天,我在钓鱼的时候,水面上偶而泛起一股鱼腥味儿,那是大红鱼的气味。我大口大口地吞咽着贪婪的胃液,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大红鱼清香可口的味道了,大红鱼的肉质是天底下最好的,肥美鲜嫩,用筷子轻轻一拨,一层一层的肉立刻像扇面般散开,肉质的颜色像阳光下的羊脂玉似的让人胃口大开。这鱼做的时候啥也别放,撒一把盐,清水煮,最好就用布尔津的水······”



在几十公里外,走过迷人的峡谷,则是布尔津河的源头喀纳斯。

布尔津河上游


布尔津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