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狼牙山五壮士》谈“点面结合”
(2025-09-15 11:50:52)
在《狼牙山五壮士》中,“点面结合”是核心写作手法,既展现了五壮士群体的英雄气概,又凸显了个体的鲜明特质,让英雄形象更立体、真实。
1. “面”的描写:勾勒群体群像,展现整体气势
“面”指对五壮士作为一个集体的概括性描写,聚焦他们共同的行动和精神,奠定英雄群像的基调。
战斗初期,描写五壮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展现了他们团结作战、协同配合的整体策略,体现出集体的智慧与勇气。
最后跳崖时,五壮士“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用统一的动作刻画集体的决绝与壮烈,凸显出整个群体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 “点”的描写:聚焦个体细节,凸显人物特质
“点”指对单个壮士的具体刻画,通过细节展现不同人物的特点,让英雄形象更鲜活。
描写班长马宝玉时,特别写他“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通过“抢前”“夺过”“举起”等动作,突出他的果敢、勇猛与带头作用。
提及副班长葛振林,用“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以语言和神态细节,展现他对敌人的强烈憎恨。
3. 点面结合的效果
“面”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集体的凝聚力和英雄气概,奠定情感基调;“点”的描写则让每个英雄都有独特的性格亮点,避免形象扁平化。二者结合,既展现了“英雄群体”的宏大叙事,又保留了“个体英雄”的鲜活细节,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集体精神的震撼,又能对英雄产生具体、深刻的敬佩。
前一篇:谈一谈语文中的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