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书法欣赏——白龙
(2023-09-15 08:53:40)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 |
分类: 书画论说 |
文-白龙
篆书的传承与创新关乎文化强国建设,关乎文化脉象的赓续。承篆书之遗意,扬篆书之精神,变篆书之体貌,才能深入挖掘篆书中的各种能量,激发书写者投身篆书创作的干劲与热情。陈跃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善于从传统的物态遗留中吸取营养,萃取精华,用心感悟,已经走出一条无愧于时代的篆书探索之路。
陈跃先生从传统入手,初以峄山为宗,日夕临写,得潇洒纵意之致。后倾心于金文与石鼓,书风大变,从大篆的书法中他获得一种笔简意丰的蕴藉之美。深入学习数年之后,从他的作品中传达出的是:简约的用笔,简约的结构,简约的意蕴。在此之后,他又回头重新学习峄山,并把简约作为切入点,以简约为中心而有所取舍,在学习古人的同时加入了个人的语言,这时他发现原来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既加深了对秦小篆书法的理解,又丰富了简约的内涵。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夯实自己的笔墨根基,在恪守传统的前提下敢于突破前人藩篱,有选择,有取舍,大胆塑造自我。他还深入清代各家,学习邓石如的流美,吴让之的飘逸,赵之谦的跌宕,吴昌硕的厚重。更是取法于魏碑的古拙,简帛的朴拙……他一一细心揣摩,因为善学善用,下笔自能独出一格,个人风格也渐趋成熟。
陈先生寄送的作品集,
展读他的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那扑面而来的鲜活气息,总会让人得到一种沐浴着清泉般的舒畅,其书法以醇古优雅见长。从用笔技法来看,其行笔沉着痛快,节奏韵律感强。表现在笔画中便是墨色的浓淡枯湿变化明快,长笔画更容易出现起笔浓重而尾部飞白或者破笔的效果。其起笔也不刻意求聚、藏锋的圆润,而以灵活、流动、自然为追求,收笔处或戛然而止,或稍加顿笔收敛锋芒。在笔画转接处,则以短笔虚接而寓方于圆,或以长笔屈曲以求圆转自如。陈跃先生的篆书,展现出他精熟的运笔能力。这在篆书书家中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其结体内敛而点画舒张,趣味迭出,既有金文大篆严谨的结字法度,又有秦小篆与简帛书的自由活泼。欣赏一副副作品,那种自由书写状态,轻松的创作心态,跃然纸上,古意翩然。他的篆书不囿于一家,揉合多家书风,笔力遒劲,意态闲雅,笔墨酣畅淋漓,错落有致,意态万千。表现出丰富的动感和顿挫抑扬的节奏,无色而具图画般灿烂,无声而有音乐般和谐,兰馨之气透人心脾。
前一篇:陶振兴山水画欣赏——白龙
后一篇:再到延安——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