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云
子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17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秋季开学梁斌老师培训心得

(2023-08-30 12:38:48)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教育教学


行以求知知更行

             ——2023年秋季开学梁斌老师培训心得

 

 西安未央凤凰城小学   白龙

 

2023823日,有幸聆听了交大附中浐灞右岸学校副校长梁斌以“走校本研修路促成长,携伟大教育梦再出发”为题进行讲座。真是收益颇丰。梁老师作为资深的教学名师,对于青年教师倾囊相授,讲座既讲解了理论,也分享了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各种方法及思路。

他从个人经历出发,结合名师工作室开展的课题研究与具体案例,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使老师们明确了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将有效促进个人专业成长,实践出真知,应成为每位教师的坚定信念。

让我印象最深刻,还是梁老师给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和所举得真实事例,每一条都是梁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之后悟出的精华。作为年轻教师,要明方向、多阅读、常实践、勤反思、勤写作、善调节、会借力。我感觉这些建议哪怕踏踏实实做好一条对于个人的成长都帮助很大。因此,听完这个讲座,我认真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觉得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

老师先是以自身的教育教学的三段经历,作为活生生的事例,为我们迷惑的问题做了详略得当的讲解作为一名老师要主动的去学习、去成长我记得课堂是教师的立命之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连自己的课堂都驾驭不了,学生意见很大,即使你有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名气,一切都是徒劳的。老师讲述了自己十年前评陕西省教学能手的经历对自己高要求、严要求,吃透教材后,设计教学思路并准备教案,因为备课扎实,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已了然于胸,讲课自然也就得心应手。正是因为注重课堂,老师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老师的讲座中,我明白了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过程,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成长,在研究中才能提升。就如老师工作20年来,立足课堂,坚持反思和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发表并获奖,他以自己的教研经历为例,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演示了如何进行教育研究、校本研修,如何做课题,还说了问题就是课题。对我来说,我最大的短板就是教研,如何确定研究课题?怎么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些都是困扰我良久的问题,但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校本研修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日常教学中的一则反思,与学生思维碰撞出的火花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听了老师的经验分享,我似乎已经能够窥见教学研究的入口了。

当下的教育,以我们的眼光来观照,勇于实践,从被动走向自觉。我认为教师只有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真正进入“教育科研状态”中,敢于实践,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写作,才能让自己专业发展在每一天,每一处,每件事,每个细微的工作环节中有所突破,才能真正把教师这个枝叶做好  教育科研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没有这根基,教师专业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大凡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家都是很注重实践工作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陶行知先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王阳明的思想翻了个儿,改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成功地实践了他的“乡村教育”,这是他的“行以求知知更行”的实践性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如杜威先生在《哲学的改造》一书中所说:“智慧并不是一旦得到就可以永久保用的东西。它常常处于形成的过程中,要保持它就要随时戒备着,观察它的结果,而且要存着虚心学习的意志和重新调整的勇气。”  总之,教师专业的发展,说到底是教师的个人的事,是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辐射,同时又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

道阻且长,若想在专业成长上有所进益,还得依照老师说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踏踏实实地勤加反思、做好研究,行稳方能致远。

 

 

 

 

 

 2023.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