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暮色阴云下的道清铁路(上)

(2015-05-27 20:02:59)
标签:

道清铁路

道清中学

崔振海

光绪甲辰

英福公司

《厚重怀川·寻根》系列之煤城焦作(六)
  暮色阴云下的道清铁路(上)

 

http://epaper.jzrb.com/jzwb/rmp/1/82/2015-05/26/09/res01_attpic_brief.jpg

  ①  沿着焦作火车北站向西走,铁路一直延伸到一片居民区内,

这段铁路就是当年修建的道清铁路。

http://epaper.jzrb.com/jzwb/rmp/1/82/2015-05/26/09/res04_attpic_brief.jpg
  ②  在道清铁路沿线,记者发现许多堆放在一起的老枕木。

   除了零零散散分布在焦作各处的英福公司、中原公司的矿井遗存外,在焦作近现代史中,需要人们忆起的还有那一节节扭扭曲曲,早已废弃在草丛间、房基下的锈迹斑斑的铁路——道清铁路。

   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庞大的铁路网中,道清铁路只不过是一段长约150公里的窄轨铁路。从当时的全国战略来看,它仅仅是一条无关乎大局的煤炭运输线。然而,道清铁路在焦作近现代史中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为焦作打通了一条通向外界的现代化交通要道,为焦作运来了近现代城镇发展的必需品,也为引领红色风暴开启了焦作新时代的篇章。

   目前,道清铁路在焦作遗存不足10处,且保护状况不佳。今天,我们再寻遗迹、重读历史,只为唤醒记忆。

  “呜呜呜……”一列火车从焦作的西北方向呼啸而来,沿着卫河(发源于山西陵川)与太行山中间的要冲,满载着山西、焦作出产的“黑色金子”奔赴卫河河口——道口镇,停留在这里热闹非凡的码头。从山西、焦作运来的“黑色金子”,便由此入卫河来到大都市——天津,并在天津再次分转外运。

   这是一条长约150公里的煤炭运输线,也是一条带着诸多历史讯息的运输线,沿途深烙着屈辱与抗争的画面。在历史的暮色阴云之下,一列小火车沿着一条冰冷的线路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一路奔跑一路“呜咽”,身影显得那么沉重。

              重读道清铁路史  阴云下小火车缓缓而来

   研读清末铁路史,是一次非常令人纠心的阅读过程。从1865年中国出现第一条展览式的铁道——德小铁路起至1910年,羸弱、腐败的清政府从将铁路视为异物到突击式地通过各种方式修筑了50余条铁路,在这段充满艰辛的过程中,有侵略者的阴谋,有当局者摆脱现实命运时的无能,也有爱国人士的奋力抗争。

   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为摆脱国家困局的光绪皇帝,将建设铁路列为救亡图存的“力行实政”之首,使清末铁路建设大踏步式发展。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俄、德、日、法、英等国强抢路权,在中国筑起了由其投资和经营的铁路近4000公里。    道清铁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1898年6月,《豫丰公司与英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签订后,英福公司便根据《章程》第十七条,要挟清政府同意其修筑一条从山西泽州经河南怀庆府(博爱、沁阳一带)与卢汉铁路衔接至江苏江浦的泽浦铁路。修筑这条铁路,当然是英福公司为了运输从山西、焦作掠夺的煤炭资源,但更大的目标是沟通山西、河南与长江中下游的联系,为英国势力向河南、湖北西部扩张铺平道路,进一步巩固其在长江流域的地位。

   清政府自然看到了英国侵略者的野心。泽浦铁路建成后,山西、河南的物资将不会取道卢汉铁路而直接运往长江下游,这势必会影响法、俄、比三国在华利益,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当时的铁路大臣盛宣怀解释:“卢汉借款全仗路利分年归还,且目前尚有一半股票未售,如另添一路,势必售票为难,恐致不能完工,尤关紧要。”

   结果,英福公司修筑泽浦铁路一事未能如愿。此时,英福公司勘测队发现河南省彰德府道口镇有卫河直通天津,沿途没有艰险工程。于是,英福公司制订了修筑泽道铁路的计划,并向清政府声称“英福公司矿产兴旺,愿自修铁路,不请国家担保,应即准英福公司兴修”(摘自盛宣怀《愚斋存稿》)。

   1902年8月,英福公司代表柯瑞与河北矿务局总办韩国钧坐在了谈判桌前,准备签署《河南道口至宁郭驿议建运矿支路章程》,宁郭驿在武陟县境内。可是,没等谈判成功,英福公司便开始施工,并将线路私自改为“河南道口至河内县清化镇”。

   1903年10月,由道口至清化镇柏山村的干路以及自游家坟至新乡新站之支路全部竣工,全线长150公里。这一年,河北矿务局移至河内县清化镇。

   然而,此时的哲美森厂由于技术原因迟迟无法出煤。这一时期,“英福公司在外国声名甚坏,票价大跌,故亟欲将泽道铁路改为中国借款卖票同,以弥其阙”(摘自薛毅《英福公司在中国》)。于是,1905年,英福公司将尚未完全营运的道清铁路强卖给了清政府,清政府只好“分期付款”赎回铁路,而这条铁路主要作用却是用于英福公司运送煤炭物质。1907年,收归国有的道清铁路重新开始营运;1920年,道清铁路开始向孟县延伸;1925年10月,由清化镇修至陈庄后停工。

             重寻道清铁路遗迹  状况堪忧亟待保护

   道清铁路从东至西途经道口、王庄、柳卫、李源屯、汲县、白露、新乡县、游家坟、新乡新站、大召营、获嘉、狮子营、修武县、待王、李河、焦作、李封、常口、柏山、清化、陈庄21个站点。其中,焦作有9个站点。

   虽然道清铁路一度是焦作通向外界的交通大动脉,但在焦作留下的遗迹却了了。连日来,记者从东至西遍寻道清铁路焦作遗迹,却收获甚微。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焦作卷)》称,道清铁路在焦作遗迹有7处,可记者发现这7处遗迹均未得到一定保护,目前破坏情况严重。

   在解放区上白作街道小庄村北,记者看到了道清铁路马涧河铁路拱券桥。据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崔振海提供的线索,道清铁路马涧河拱券桥是一座有确切纪年、大型的涵洞铁路桥。该桥桥南有“光绪甲辰”(公元1904年)字样,桥北有“1904”刻石和“PSR”刻石,两方刻石互为印证。“PSR”与“1904”从左向右书写,是西方的书写格式。“PSR”就是“北京银公司”或“北京财团”的英文字母缩写,这是英福公司在华的另一种称呼。不过,记者只看见了桥北的刻石,桥南的“光绪甲辰”字样早已被一堆建筑垃堆遮挡得严严实实。

   崔振海称,道清铁路马涧河拱券桥没有采用钢筋铁架结构,而是采用中国式圆券涵洞方式。此桥从1904年建成、1905年通车一直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51年,有关部门对三个拱券桥进行了一次加固维修,留下了“1951”纪年刻石。由此可见,用中国传统方法砌筑的铁路涵洞是十分坚固耐用的。

   位于道清中学东侧的铁道旁,至今保留着一段道清铁路的铁轨和一处站台。据崔振海介绍,站台是道清铁路运煤车加水的地方。

   从东至西,记者沿着这条道清铁路的遗迹前行,一段锈迹斑斑的轨道延展了10多米后湮没在居民区内,轨道及枕木早已被民房占压殆尽,露出房基的一部分在土层下面若隐若现。另外,还有许多厚重且完整的枕木被居民用来搭建厕所或当门板使用。在一处居民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两处老房子和一处看似炮楼的建筑。根据崔振海提供的线索和附近居民的介绍,记者推测这里就是给火车加水的站台。建筑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但在周围低矮的民房群中仍显得与众不同。

   除了这两处遗址外,解放区新华街道鑫源社区的道清铁路局火药库旧址、中站区李封街道怡光社区道清铁路李封车站遗址、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道清铁路小刘河桥遗址、道清铁路连涔河桥、山阳区中星街道秦庄道清铁路涵洞等遗址保护状况也不容乐观。

   散落于各处的遗迹已无法向记者拼凑出一副较为完整的道清铁路画面,记者也只是在寻找中增加了对道清铁路的感性认识。恍然之间,暮色阴云之下,你是否依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道清中学东侧那段锈迹斑斑的铁轨上,仍有一列小火车在奋力地嘶鸣,鸣声刺破了阴沉的天际。

                                                               王玮萱

(人文编号:20155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