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古寺灵岩寺

(2013-03-07 21:07:40)
标签:

人文

所在地

菩萨

钱数

宗完颜

文化

千年古寺灵岩寺

许保金

http://epaper.jzrb.com/jzwb/rmp/1/82/2013-03/04/16/res05_attpic_brief.jpg

   中站区西北部山上有灵岩寺,位于龙翔街道刘庄村前的灵岩山上。我在山上遇见了一位看守灵岩寺的刘师傅,他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了灵岩寺的传说。他说灵岩寺始建于周代,盛于唐、宋。鼎盛时期灵岩寺有庙宇70多座,有3座山门,第一座山门在今中站区小尚村,第二座山门在今中站区西冯封村,第三座山门在灵岩寺前。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五,灵岩寺有庙会,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来赶集,热闹非凡。历史上,灵岩寺屡次被毁,屡次重建。最后,灵岩寺仅剩下一座大殿,也在1938年毁于日军炮火。从此,近半个世纪灵岩山上没有寺庙。

   刘师傅的讲述显然有夸张的成分。他说的第一座山门所在地小尚村距灵岩寺有十里地之遥,再大的寺庙也不可能在十里地之外建山门。刘师傅说灵岩寺盛于唐、宋,这是可信的。如今的灵岩山上有一些善男信女在原址建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庙宇,他们在施工时挖出了一些遗物,有石狮、石凳、残缺的石柱以及石碑等。在一小庙的墙上嵌了一块残碑,碑文风蚀严重,隐约可见有“灵岩寺口冯封村上代古老……唐开元中口此地”等文字,立碑时间是“大宋熙宁五年”,几月几日看不清楚。“大宋熙宁五年”是公元1072年。从该残碑可得知两个信息:一是在唐开元年间就有灵岩寺了,二是在唐、宋时就有中站区的冯封村了。

   博爱县月山寺内有一块古碑,碑文《明月山大明禅院记》是月山寺开山祖师空相自觉禅师撰写的,立碑时间为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六年(1176年)。碑文中有“东有灵岩古寺,西有丹水喧喧……”字句,这说明月山寺初建时,灵岩寺早已是“古寺”,香火旺盛。

   在另一座较大的庙前立有一块残碑,可辨认的碑文:“大清国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口(此字应该是‘县’字)河口村……有民人必有神祠,灵岩寺可宁人民,可光社稷……灵岩寺口告成矣……西冯封村……乾隆叁拾玖年(1774年)□□□□初十日”等文字。碑文还记载了当初重修灵岩寺时捐款人的名字,以及每人捐款的钱数。该残碑又提到了中站区的河口村和西冯封村两个村名。

   在灵岩寺后面的山坡上原有一座龙王庙,早已被毁,现在原址又建一龙王庙。龙王庙北墙上嵌了三块石碑,从可辨认的碑文可以看出,三块石碑记载的都是重修龙王庙的有关情况。三块石碑一块是乾隆年间的,具体时间看不清楚;一也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月立的;第三块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立的。

   龙王庙下方的山岭上有一处摩崖石刻。山岭上有两块巨石,相距约2.5米。右边巨石上凿有三个像龛,面向东偏南。第一个像龛较大,里面的石像已被毁坏,无法辨认。第二个像龛刻有三尊石像,中间石像跏趺坐,似为释迦牟尼;两边为胁侍菩萨立供,为一佛二菩萨,石像毁坏严重。第三个像龛刻有两尊石像,一像为坐佛,坐在高台上,较清晰;一像站立,较模糊,似为一佛一菩萨,两尊石像毁坏也较严重。左边巨石上凿有一个佛龛,也面向东偏南,内有一佛跏趺坐,虽有毁坏,但还可辨认。

   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灵岩寺的传说:当年修筑灵岩寺时,先在少林寺请了一位高僧,让他选定寺址。高僧觉得此处风景平凡,不宜建寺,欲弃之而去。高僧下灵岩山来,无意中回头观望山顶,只见山上祥云缭绕,并觉身边仙风拂拂,遂惊喜万分,认为此处乃祥瑞之地,于是决定灵岩寺就建在此处。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比较高,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本人信佛,大兴佛法,全国各地寺庙林立,灵岩寺建于此时也是有可能的。

(人文编号:2013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