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坞王墓前话坞王

(2012-11-03 16:49:09)
标签:

郭默

坞庄

《辞海》

墓冢

前赵录

文化

坞王墓前话坞王
 魏美智

    坞庄村位于博爱县城南8公里处,东邻西马营,西邻唐村,南邻赵郭,北邻南朱营,是一个有数千人的大村子。很早就听说坞庄因坞王葬于此而得名,具体的情况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于是,我得暇到坞庄进行了一次考察。

  走进坞庄,稍作打听我就来到了坞王的墓冢前。墓冢的直径大约有12米,墓高10米左右,相当于农村的二层楼那样高。离此墓冢150米处,又有一墓冢,传说是坞王妃子的墓冢,墓制比坞王的墓冢略小。坞王墓冢上有一小庙——坞王庙,为时人所修。庙旁有碑记,碑文的大致内容是说,坞王是百里奚为王时候的人,生前看中这个地方,死后埋葬于此。后来人们在这里居住,天长日久,代代繁衍,聚落成村,故取名坞庄。

  所谓百里溪为王之事,《史记·秦本纪》有记载,说是百里溪为虞国的大夫,晋献公灭虞时,同时也掳走了百里溪,将百里溪送给秦缪公夫人做陪嫁的媵。百里溪逃走于宛,被楚人抓住,秦缪公知道百里溪是个贤臣,想把他要来,又怕楚人不给,遂用五羖羊(羖:公羊)把百里溪从楚人手里换来,封为五羖大夫,参与处理国家大事。至于坞王的事,我查了很多资料,未见有其人其事的记载。也就是说,百里奚为王的时候秦国和虞国并没有坞王这个人。

  那么坞王到底是什么王呢?看看《辞海》对坞的解释:(1)构筑在村落外作为屏障的土堡;(2)指四面高而中央低的山地;(3)在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的地方。从《辞海》对坞的解释来看,若非专用诸侯王的名称,便是级别较低的官员称谓。坞王是一个低级官员的称谓吗?从墓葬的形制看,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低级的小官。

  后来,在《覃怀志·古事》中,我发现了东汉时期坞王的事迹,现录如下:“汉楚王聪年始安王曜及将军赵固围河内太守裴整于怀,诏将军宋抽救怀。石勒与王桑击抽杀之,河内人执整以降督将,郭默收整余众,自为坞王……”另在《前赵录》中,我又找到了有关郭默事迹的记载:“郭默,字玄雄,河内怀人,世以屠沽为业,默雄勇,拳捷能贯甲,跳三丈堑,时人咸异之。”战国的时候,河内地区属赵国。《前赵录》就是河内这个地方(前赵国)逸事的记录。战国之后,历史上没有另一个赵国的记载,看来这个郭默与《覃怀志》上所载的郭默是一个人。

  由此可证,《覃怀志》上所载的坞王即坞庄汉冢之坞王郭默。郭默虽然以屠沽为业,但是他武功高强,敢作敢为,在军阀混战中,他能以大局为重,在关键时刻能够勇挑重任,自立为坞王,挽救了河内的危局。据传,1989年,曾有人将坞王墓挖开,发现坞王的肉身宛然如生,便又将尸体放入棺中掩埋。

  坞王的籍里,史志载为怀人。怀,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含义。它初指武陟,称为怀或者怀县;后又以河内为怀。但是,从事实上看,坞王应当是现在的博爱人,因为坞庄现在仍有郭氏的后裔留存。考察中,我给村民讲解了郭默的事迹后,村中百姓告诉我,郭默就是坞庄郭家的人。坞庄共有三个郭姓家族,其中一个就是郭默的后人。

(文史编号:2010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