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树一帜的拳术小尚炮锤

(2012-11-03 11:02:49)
标签:

张存丙

山东

炮捶

小尚

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树一帜的拳术小尚炮锤

王龙卿   刘振远

http://epaper.jzrb.com/jzwbold/res/1/20100816/65271281906552500.jpg

 

 
    焦作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和月山八极拳以及小尚炮捶等拳术。近些年来,太极拳广为流传,然而,一个根植于怀川大地260余年的拳种却鲜为人知,它就是由张氏十六世传人张存丙创始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小尚炮捶。

  起源于小尚的本土拳术

  小尚炮捶是一种源于我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小尚村的一种本土拳术。小尚村古称“尚贤村”,据张氏宗谱记载,村人系汉代张耳的后裔,于明朝初年迁居于此,至今600余年。小尚村是一个有着淳朴民风、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兼顾养殖和小企业经营的近郊村落,有3000余人。该村自古有着深厚的传统武术底蕴,历史悠久,名扬怀川,是焦作地区著名的武术之乡。该村自小尚炮捶流传以来,可谓户户闻拳声、老幼皆练拳。

  何谓炮锤?“炮锤”者,炮与捶合力之拳术也。古怀庆府方言:“锤即拳”,如锤头即拳头。又因炮之威名,捶与拳力之差异,加之小尚炮捶拳式多以捶和炮命名,如大玉捶、谋捶、当头炮、冲天炮、走手炮、跨虎炮、骑马炮……所以称之为炮捶。

  据古拳谱记载:存丙公祖上习武,其少年时酷爱武术,在父辈的传授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功夫日渐精进。成年后,他遍访武术名家,博采众家之长,纳南北拳术之灵气,融气功吐纳于一体,兼受自然界变动之启发,飞禽走兽腾飞之诱导,发挥创新,举一反三,于清乾隆十五年创出独树一帜的原生本土拳术——小尚炮捶。

  小尚炮捶由当家拳:6路108式炮捶,看家拳:谋捶、大玉捶、十五手、小七式等10余种拳式以及齐眉棍、小枪、大刀双刀、禅杖、缠竹枪等10多种器械套路组成完整的武术体系,其演练套路在古拳谱孤本里以繁体诗的形式详细记载,并配以图解。

  始祖张存丙的传奇故事

  据小尚炮捶武馆馆长、第十代传人张西方等介绍,小尚炮捶源远流长,自祖师张存丙创立以来,已传承11代近260年,各时期均名人辈出。小尚村至今还广为流传着该派始祖张存丙的趣闻逸事。

  相传,张存丙曾于乾隆二十一年受聘于博爱县寨卜昌北泰顺商行,任镖师,深受商行老板王怡器重。一次护镖至山东藤县,不期遭遇响马拦道。张存丙出手威猛,几招之间便将其制伏。出于江湖义气,响马邀请张存丙到山寨饮酒。

  席间,一大汉手持尖刀,扎了一块牛肉,对准张存丙,说:“请!”话到肉到,但听见嘣的一声,原来张存丙已然张口咬断了刀尖,随即从容地将肉吞下,然后仰头将刀尖吐到屋梁上,那刀尖便深深地没入横梁之中。张存丙淡然说道:“好一块骨头。”响马一看,皆知这人来头不小,便一起抄家伙要与张存丙厮打。张存丙眼明手快,顺手抓起桌上酒杯将灯打灭,随即将身紧贴墙壁。

  此时,屋内一片吵闹声,显然已经乱作一团。而张存丙脚尖一点,飞身飘落到院中,朗声说道:“别打了,我在这里。”众响马深为张存丙的高超武艺所折服,立即重新摆酒,为张存丙接风洗尘。

  酒过数巡,响马寨主及众喽啰邀请张存丙谈论武艺,张存丙却笑而不答。只见他拿起一根蜡木杆,对准一棵碗口粗的大树,大喝一声:“着!”但见那木杆已穿过大树半尺。

  至此以后,张存丙闻名中原。山东藤县一代盗贼畏惧他的武艺,听说是怀庆府镖车,不敢再加阻拦。甚至在张存丙停镖后,寨卜昌老板让别人打着张存丙的旗号,三年内也相安无事。

  张存丙武艺超群,创立的小尚炮捶:手如蛇头,出拳似捶,心如盘珠;收手如龟,得手如虎;明看功夫,攻守兼备,暗藏绝技,刚柔相济。提、搂、扩、劈,挑、托、棚、摔乃炮捶之要义,谓之八精八法。古拳谱曰:“提、搂之法甚是精,扩劈之势力无穷,挑托棚摔须知晓,内桩身法要辨清,为人识得其中意,五湖四海任他行。”

    据小尚炮捶第八代传人王在齐、张法俊、郭德福讲述:张存丙,约生于1710年,系张氏十六世孙,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各门派武术之精华,兼受自然界变动之启发,始创小尚炮捶,其功夫、威名广为流传。

  一日,张存丙保镖赶路,看天色已晚,准备住店。一行人来到一家客栈门口,见店主满脸横肉,行动诡秘,不似寻常开店之辈。张存丙怀疑是家黑店,不想在此休息,打算另换一家。哪知店主竟然不许,一边把牲口往院中拉,一边说:“客人请住下吧!小店方便得很!”

  张存丙见店主不是善良之辈,也不答话,出右手中指扣住车尾铁环,说声:“回来吧!”那车便径直往后退去。店主不知何故,又鞭打着牲口往前走了几步。张存丙再次用力,说声:“回来吧!”如此连续三次,店主看出来由,吃惊不小,心想:“没有千斤之力,如何能够将三匹正在前进的马拉回!”顿时,店主陪着笑脸说:“师傅,对不住了。”张存丙笑答:“没什么!”店主又问:“敢问师傅哪里人?尊姓大名?”张存丙答:“你没有看到镖号吗?”那人一看镖号,大吃一惊:“原来是怀府镖车,小的有眼无珠。”说着慌忙下跪,张存丙上前将店主扶起来,双方寒暄几句,方才进店。自此,二人成为好友。

  张存丙护镖十余年,闻名中原,广交朋友。停镖以后,山东朋友见到怀府镖车,时常询问:“为何不见先生来送镖?”得知张存丙不再护镖,在家改行做生意后,山东朋友十分想念,一行数人千里迢迢赶往怀庆府拜访张存丙。张存丙设宴款待,席间,一黑大汉见张存丙与常人并无区别,心中不服。他手拿遍体通红的碳头,一边点燃手中的烟,一边说:“先生功夫名震四海,可否让小辈开开眼界?”张存丙笑着说:“此后生功力不凡,我恐见笑于大方之家了。”说着便撸起裤腿,随手将碳头置于腿上,轻声说:“手拿碳头不方便,不如放在腿上用着方便。”那后生见状倒头便拜。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张存丙的趣闻逸事已经所剩无几,但从仅存的这些资料中,我们还能依稀瞥见张存丙打拳时的飒爽英姿,仿佛能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自从他创立小尚炮捶以来,经历十一代的传承,每一代皆有人才涌现,例如第二代传人“飞毛腿”张兆角、第三代传人一代宗师张兆德、第四代传人文韬武略张书庭等。

  传承面临机遇与挑战

  可是,近年来,由于传统节日淡化,老一代武师年事已高等原因,使得小尚炮捶的传说故事收集、挖掘的难度加大,甚至小尚炮捶的传承也出现了断层现象。为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焦作市、中站区、小尚村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将小尚炮捶列入焦作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中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炮拳研究会,建立小尚炮拳档案,认证小尚炮拳代表性传承人等。目前,小尚炮捶已于2009年6月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尚炮捶的传人已在山东、北京等地开设武馆,教授小尚炮捶,为进一步推广小尚炮捶作出贡献。据中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原主任张玉江介绍:“过去,村里老一辈比较保守,不肯将小尚炮捶外传,丧失了许多发展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小尚炮捶,但是小尚炮捶的保护工作依然不够完善,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几百年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小尚炮捶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分别在清末、1949年、1985年呈现高潮。但由于历史和地理以及经济格局转变等原因,该拳种近年来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相信在后人的共同努力下,小尚炮捶必将得到广泛传播,闻名海内外,再现其创始人张存丙的武术风采,迎来小尚炮捶的新一个辉煌期。

(文史编号:20108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