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独立夫妻关系快速动眼睡眠睡眠中西文化 |
孩子的睡眠在中国家庭来说绝对是个大问题,一开始跟妈妈睡,晚上要起来很多次,这𠆤阶级基本就把爸爸赶出床了,不是睡另一个房间也是睡另一张床。六个月后如果妈妈要上班,孩子就是跟奶奶外婆或保姆,一直到三四岁再分床,大部分一直到上学前才会自己睡一张床。
在英国养孩子六年,接触大部分英国家庭,很惊㤉发现孩子睡眠模式截然不同。基本上从六个月开始孩子就会独立一个房间,有专门的婴儿床不会有掉下来的危险。很多孩子从六个月开始就能从晚七点睡到早七点,中间可能起来一两次,妈妈哄哄,母乳喂养的话喂喂奶。但到了一岁大部分孩子就都能晚上睡十一,十二个小时,晚上除了特殊情况病了或做恶梦就不再需要起来。这对大部分晚上被孩子折腾得严重睡眠不足,憔悴不堪的中国妈妈简直就是天堂般的状况。
这种不同是怎样造成的呢?
原来我也以为西方可能是特意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么小就自己睡。觉得还是太残忍了,后来又看好多书说孩子晚上找不到妈妈,会有多焦虑害怕,甚至影响以后心理等等,更觉得不舍,觉得还是晚上陪着宝宝的好。但养了两个孩子,遭受数千个不眠之夜,终于知道爱孩子是一样的,但养孩子可以有更轻松的方法!
说西方孩子从小分房睡是为了孩子独立性,那绝对是个误解。我惨痛的四年女儿睡眠抗争史充分说明让孩子自己睡完全是迫不得己,是为了适应他们的文化和家庭模式才形成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英国的文化很重视夫妻关系。父母,孩子都重要,但比起夫妻那都要让位。陪自己过一生一世的是身边的人,不是孩子,也不是父母。所以即使有了孩子,很少有夫妻分床的。如果听说哪对夫妻都是分床睡,不管什么原因,第一个反应都是是不是夫妻关系出现了危机。他们认为夫妻就是应该时时在一起的。他们理解不了中国夫妻可以因为钱,可以因为事业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两地分居。传说西方人夫妻分开三个月可以准备离婚虽有些夸张,但也离事实不远。这种指导方针下,生了孩子后该怎么办,就很需要一种解决方法。英国爷爷奶奶帮忙看孩子的很少,即使白天看一些,晚上也是绝对不可能带孩子睡觉的。就是有保姆,也是只有白天,到了晚上就下班了。所以晚上基本就只能是父母自力更生。爸爸白天要上班,妈妈即使不需要上班,在家全职,但也有各种家务,接送孩子。没有人帮忙连补个觉的时间都没有。可想而知如果晚上睡不好的话,白天会是怎样一种疲惫,烦躁的状况。头六个月在英国孩子是跟父母一个房间。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晚上要起来很多次,不管孩子是睡在边上的摇篮还是父母床上,都是必然影响爸爸妈妈的睡眠。尤其是爸爸。一晚上的睡眠被哭闹声打断好几次,白天还要去工作,很辛苦。在中国,可能解决方法就是爸爸自己睡一个房间,或孩子跟祖父母保姆。英国没有人晚上能帮忙,夫妻又不愿分床睡,只好一起耗着,六个月的不足睡眠几乎就是能忍受的最高期限了。记得女儿出生后六个月,有一次先生高速上开车差点睡着,一头撞到防护栏上,车头都瘪了,还好人没事。吓得我马上计划搬家到离他工作近的地方。也赶紧把女儿移到自己的小房间,晚上小儿监控器里听到哭声,我就过去。但至少先生可以睡得好一些。
西方夫妻同床的传统以及没人晚上帮忙带孩子的现状决定了孩子很早就要睡自己的房间。为了父母晚上能睡觉,白天的工作和活动能正常进行,孩子也要很早学会自己睡整觉,一般是从六个月开始到一岁,基本都能自己睡11个小时以上。其实所说的训练,除了已经养成坏习惯的,无可奈何采用的一些哭泣控制法比较残忍,摧残父母的心。一般都是从三个月开始就帮助宝宝建立好的作息时间和睡眠习惯,慢慢过度,循序渐进到自己睡长觉。这我以后还会专门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且宝宝如果有各种特殊情况起来的,妈妈也是会温言细语,安慰入睡。并不是说完全都不管。所以也无所谓对宝宝什么心理精神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