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真,静待花开——《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2025-05-08 07:37:18)
翻开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迹与温暖的童话世界。书中巴学园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我这位幼儿教师深受触动,也对幼儿教育有了全新且深刻的理解。
小林校长是巴学园的灵魂,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与包容。当小豆豆初次见面就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他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专注倾听,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给予了孩子极大的尊重和安全感。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常常因为工作的琐碎和忙碌,忽略了孩子的表达欲望。有的孩子想要分享自己发现的
“新大陆”—— 墙角的小蚂蚁搬家,却被一句 “别捣乱,快坐好”
打断。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倾听,耐心倾听他们天马行空的话语,是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巴学园的教育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束缚,电车教室、自由选择课程、“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午餐等,充满了趣味性和创新性。这让我联想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我们是否也可以打破常规,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呢?比如在美术课上,不再局限于画纸和画笔,尝试用树叶、泥土等自然材料创作;在语言课上,将故事编排成情景剧,让孩子们亲身演绎。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书中孩子们在巴学园的种种经历,让我明白幼儿教育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用爱和智慧去引导。就像小林校长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内向害羞,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调皮的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将他们的精力引导到积极的方面。
《窗边的小豆豆》不仅是一个关于童年的故事,更是一本幼儿教育的启示录。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孩子,用爱和智慧守护他们的童真,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静待每一朵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前一篇:倾听童声,共绘成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