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导说 l 那海那人那幸福

(2017-07-03 22:25:06)
标签:

杂谈

猴年年底那个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严寒下的阿尔山的确给了我以足够的刺激

以至于整个春节前后,每逢亲朋相聚

我总是把那新奇念叨个没完没了

……

https://wx3/large/b585f72fgy1fh6kgcz36zj21kw16ohdw.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一个电话打来:

——有空吗?

——有。去哪儿?

——上次你去了最冷的山……

电话那头是组长刘蓓神秘兮兮的笑

https://wx3/large/b585f72fgy1fh6kdy6jlnj20et0m8wid.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

​——这次下一趟最热的海吧——海南海口……

这是一次拍摄海口海洋文化的任务。

https://wx1/large/b585f72fgy1fh6kcxgh9mj21kw0w0au7.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

海口,海洋……如果是你,会对这样一个题材下的哪些内容产生兴趣?

是海岛椰风看老太太爬树比猴快?

是到骑楼老街去品味那让人垂涎欲滴的丰富美食和老爸茶?

是带着一挂长长的红鞭炮和一箱带“红”的饮料走进任意一家院落去感受“吃公期”的魅力?

或者咱应该去挖掘一下当年那段充满魅力的闯南洋历史?

要不就干脆就骑上摩托艇、穿上潜水服去直接感受大海的神奇和刺激?

https://wx1/large/b585f72fgy1fh6l205p04j21kw0w0e82.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说真的,直到现在,很多很多相关的题材内容还依然让我感到好奇。不管怎样,因为时间季节也好,出于挖掘角度也罢,最终节目里所能呈现的,都将是有限的几个人。

这期节目里,总共涉及到的人物故事有四个。

一个是带着我们下海体验传统定网捕鱼的陈孝峰大哥;

一个是在毗邻村庄,被红树林围绕的海湾里养殖生蚝的林聪大哥;

一个是同样生活在红树林畔,如今却只有亲朋相聚才用最传统的方法去捕些鱼虾蟹贝来烹制美食的王琼星大哥;

一个虽仅仅是一位退休工人,却把濒危到全中国一亿人口都平均不到一棵的红树林物种“红榄李”繁育成功,用生命呵护着“海岸卫士”的王式军老师。

https://wx3/large/b585f72fgy1fh6kw9qwdwj20j30q6e81.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四个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我想,除了他们同样在海口依海而生,最大的应该就是他们对生活的那份质朴而热烈的情感吧,还有就是这种情感下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他们真切的幸福。

现在我就把这一程拍摄下来,自己的所见所感与大家分享一下。

https://wx4/large/b585f72fgy1fh6kk2s7eyj21kw0w0u0x.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陈孝峰大哥从十几岁他就开始跟着爸爸下海捕鱼了,定网捕鱼是他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他家固定渔网的地点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茫茫大海中为什么偏要把网定在那里?怎么根据潮涨潮落掐算收网的时间?甚至他总共的七张网里哪一网拉上来会有怎样的收获……关于大海,关于定网捕鱼,那些在我们心里数不清的新奇,对于他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随时给你来个滔滔不绝,娓娓道来。

除了展现定网捕鱼的手艺,这次拍摄期间,陈大哥有意无意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海口渔民工作生活的原生状态,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他对幸福的理解。

https://wx3/large/b585f72fgy1fh6kiu632wj21kw0w04qq.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

​那一次出海,陈大哥的收获很大,来回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就打上来一百四五十斤小白鲳,还有诸如黄花鱼等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品,纯利润起码四五千块钱。后来我问他,既然定网捕鱼在几乎每次捞完鱼就把渔网再丢到海里,而且每天潮涨潮落基本要有两次,那像这样赶上大鱼群的时候,会不会当天再来捞第二次?他说,不管渔怎么多,自己向来只捕一次。说话时,在他的眼里,我能感觉到他的兴奋,还有那种对大海的敬与畏。他言外之意我能明白,对他来说,钱是挣不完的,而他自己所需要的,其实和他的先辈们一样,安康快乐就知足。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在渔船上岸前后,不知道啥时候,他就悄悄地给同行的几个船员分装好了一些此行出海的渔获,请大家带回家品尝。更加意外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一份,我们知道这是相当贵的一份厚礼,他却说不能不要,即便是拍摄,也属于同船出海去打渔的,这是海口渔家的规矩。

这样一次出海捕鱼和收获上岸的过程,也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到了海口渔家特有的那种家庭幸福。在海口,每隔一周左右到来的连续十天的捕渔,被称为一水,而在这一水期间,陈大哥和媳妇的生活就不像北方男耕女织那样有着很多机会在一起劳动的场景了,反而更像接力赛——每当他出海去捕鱼了,媳妇就在码头洗刷竹篾筐,而一当他登陆上岸,在慕名而来的海口食客们短暂而火爆的抢买之后,媳妇又将骑上电动车,带着剩下的收获赶赴东门市场……当陈大哥回到家里,吃的是媳妇早已给他烧好,已经变凉的饭菜,而他草草吃过之后,便想着等媳妇回来,做些什么海鲜美食来与一家人共享……

https://wx2/large/b585f72fgy1fh6kjmam2rj21kw0w0u0x.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中国有句老话儿,叫“知足者常乐”,这一次,我们真心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比如说王琼星大哥,他就是知足者的又一个代表,为了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他早已放弃在红树林畔打渔为生的生活,只有在亲朋聚会时才会驾上小船,在潮沟里用最传统的捕鱼方式去网络一顿美餐,一顿就够,绝不多打。比如养生蚝的林聪大哥,不管是白天黑夜潮涨潮落,只要客户来了订单,就一定尽快去割蚝,哪怕胳膊上留下了一道道蚝壳划破的印记。再比如王式军老师,这样一个六十多岁的退休老人,就那样日复一日一个人在苗圃里、在山野里呵护着他的红榄李,甚至在我们第一次相约见到前他在田间晕倒了个把小时都没有人知道……如果心中没有收获,不知足了,怎么可能会做到这些呢?

不过,在他们知足的背后,我也的确看到了他们心里的种种不知足。

https://wx2/large/b585f72fgy1fh6kl98oiej21kw0w07kf.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

https://wx3/large/b585f72fgy1fh6klmejayj21kw0w0000.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陈孝峰大哥心里一直对这些年近海挖沙所造成的污染耿耿于怀,这让他的定网捕鱼深受影响,而更让他揪心的,是自己那祖辈传下来的定网捕鱼手艺可能真的要失传了,因为直到现在,儿子还没有表现出意愿去跟他出海学捕鱼;林聪大哥本来也是个渔民,在红树林畔,他的不知足让他保护红树林的同时在生蚝养殖方面开拓出一条新路;王琼星大哥则希望能在红树林保护与旅游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实现双赢;而就在昨天,我还接到王式军老师用微信发来的红榄李照片,他兴奋地告诉我,这是他指导还在上小学的小记者们种活的,我想,他的兴奋里一定包含着又增加了几棵红榄李的快乐,同时也有更多期待,希望能有更多人的来关注、来参与对这个物种的抢救吧!

https://wx2/large/b585f72fgy1fh6knx1gl0j21kw0w0hdt.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https://wx2/large/b585f72fgy1fh6kppxhxnj21kw0w0hdu.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海口的面前有一片海,它的名字叫做琼州海峡。一期五十分钟的节目,自然很难向您展现更多关于这片海与依海而生的人的故事,但在这里,既有“你活一辈子,总得为国家做点你能做的事”的王式军老师,也有一个个鲜活的对家人对亲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乃至对未来都充满真情和热爱的人。海口,也正因为这份质朴,值得去看看!

https://wx1/large/b585f72fgy1fh6ky7d2ekj20hx0ox7wh.jpg那海那人那幸福" TITLE="编导说 那海那人那幸福"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