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说】这里竟然藏了一个在故宫里修文物的大师!

苏州一带能跟“御用”挂上的物产太多,地理原因推动了古代苏州制造业的发展,皇家又进一步鞭策了其技艺的提高,久而久之,往极致里做事的方式似乎成为这里的行为准则。
无论是视觉和触觉
语言真的难以描述它的质感
手放上去 不仅是光滑
还会感到手掌下有股绵软的吸力
特别神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yibDOy4Fxgm1X62QYicIHDHGesia5ah9KibGicUXhfZ1yiclHQdatLzibxic0nBTXI3h2xZH0ZO1l2HT8WlKXQpe70MH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个老师是做石头研究的,他曾在课上说,有些石头能跟羽毛一样柔软,我不以为然,认为他形容过于夸张,直到我看到了金砖。
看到金砖的第一眼,明明知道它的作用,却还是难以将它和地板联系起来,因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太高级了。无论是视觉和触觉,语言真的难以描述它的质感,手放上去,不仅是光滑,还会感到手掌下有股绵软的吸力,特别神奇。
金砖的制作繁复,嘉宾金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强调古法制作。由于历史原因,金砖技法断代几十年,金老师的父亲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想着如何还原古法,做出百年前的极致工艺。经过几十年的试验,如今他们制作的金砖工艺终于能和古代相媲美。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yibDOy4Fxgm1X62QYicIHDHGesia5ah9KibGicUXhfZ1yiclHQdatLzibxic0nBTXI3h2xZH0ZO1l2HT8WlKXQpe70MH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无论是金砖还是缂丝
工艺方面失去了过去皇家艺术的推动
只能靠这些民间艺术家自觉传承和重新创造
才能让我们看到现在的超群技术和成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yibDOy4Fxgm1X62QYicIHDHGesia5ah9KibGicUXhfZ1yiclHQdatLzibxic0nBTXI3h2xZH0ZO1l2HT8WlKXQpe70MH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因为拍摄时间受限,只展示了金砖从泥到坯的制作部分,这个环节还是比较充分的展示了金砖制作工艺的精细。在这之前压根没有想过原来故宫养心殿的地砖竟然能这么讲究,毕竟参观故宫就没想过去看看地板。后来想想毕竟皇家御用嘛,一切用度都是举国之最。
其实在明清两代,虽然有着“御窑”的名号,但这活儿还是同苦役一样,制作过程中的劳累先不表,如果不能按时交砖,或者砖块质量不达标,那都是要杀头的。正因如此,皇家的严苛标准推动着金砖制作走向了极致。
同样作为御用的缂丝,是四道题中工艺最细致且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
其实嘉宾王老师最得意的一件复刻龙袍,是他前几年完成的明朝永乐皇帝的衮服,非常豪华,用了几百种不同材质的线,可谓缂丝的集大成者。即使是不懂缂丝的人,第一眼看到衮服上的细节,也能感受到它的极致工艺。可当时这件衮服放在了当地的博物馆,又因为拍摄匆忙,正逢长假,没有提前告知,无法拿出,只能作罢。
王老师因为高超的缂丝技艺,一直参与故宫的缂丝文物的修复工作,在采访中,王老师细说了复刻龙袍的难度,普通的缂丝织品上,一公分的经线上只有三十根纬线,但是龙袍则要有一百根,他和父亲也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还原了这种技法,他也直言,现在的缂丝大师,技艺远不如几百年前,对他而言,复刻和修复的过程,让他充分感受到祖先的智慧,也是一个极佳的学习过程。
无论是金砖还是缂丝,工艺方面失去了过去皇家艺术的推动,只能靠这些民间艺术家自觉传承和重新创造,才能让我们看到现在的超群技术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