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邻居汪曾祺(中)

(2022-04-18 07:48:44)
标签:

人物

我的邻居汪曾祺(中)

(续上)

汪老曾在昆明念西南联大,在那里他认识了恩师沈从文、妻子施松卿,他称云南是第二故乡。正好前门大栅栏有个云南商店,是我同老公常去的地方,回来后便给老先生捎回一些他在文章中多次描述过的东西:云南米线、鸡棕、牛肝菌、韭菜花……这些也是我们在四川凉山州第二故乡非常熟悉的东西,是老先生用他的笔唤起了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我们给他捎回这些东西也算是一种“回报”吧。

记得刚搬到福州馆宿舍不久,发现在出大街拐弯路边的房角下,长着一丛一丛绿色的野菜,这不是老先生文章里提到的灰菜吗!于是,马上拿出塑料口袋,将那灰菜一点一点地选掐下来,洗净后给老先生送去,他高兴地大声说:这是好东西,裹面蒸,好吃!但胡同里的灰菜毕竟有限,我突然想起原来住回民中学宿舍时,楼下草丛里有一片灰菜,再给老爷子奉献一次吧!于是,礼拜天叫上老公,坐6路车到牛街下车,奔到回中一看,傻了:一片空地,一棵灰菜也没有!扫兴而归。

开春,市场上又卖起螺蛳,过去没在意,楼下小齐做好请我品尝,一下又调起了我的味口,心血来潮,买回两斤,如法炮制。老公说:全北京就数你做得最好吃!虽是恭维,倒也入耳。于是立即给老先生送去,怕他吃了不消化,只端了一小碗。老先生一看,二话没说,转身就往里屋走,以为他对此不感兴趣,没想到他是去拿牙签,把螺蛳放在面前,坐在他常坐的客厅沙发上,用牙签一个个仔细地挑来吃,那神态简直像一个贪吃美食的孩子!我突然想起有人撰文形容汪老先生:酒至微醺状态,他会变得尤为可爱。这下我可看到老先生那可爱的状态了,回家对老公说:以后到老先生家,最好带个相机,随时都有好镜头。

老先生虽是美食家,毕竟年事已高,已少见他亲自下厨了。有天下班还没走到405,就听见老先生用他那独特的响亮的大嗓门在叫“小杨!”我以为出了什么事?只听老先生说:今晚少作点菜,我给你们做了两道菜!

6点半左右,小阿姨小陈把老先生做的菜送过来了,一道叫百叶结,我以为是牛百叶,实际是用质量较好的东北豆腐皮代替牛百叶,一个一个地打上结,用肉汤煮,放小虾米和笋丝,清淡、味美。另一道菜是麻豆腐,是等我回来后才炒的:用羊油、加麻豆腐和青豆。麻豆腐我吃不来,但是,能吃到77高龄的汪老为我们安排的菜,不能不说是我这个邻居的独有福分。

4月的一天,我同老公到汪家,看望久病卧床的汪老太太。后来坐在前厅同老先生闲聊,那天他兴致很高,刚画完画,便叫我们品他的画,我指着其中一幅说:这幅好,有生命。老先生说:拿去吧。我说:不要,以前您已送过我们一幅了,拿了第二幅,就叫“索画”了。他说:这有什么呀,这是画画裁下的边角,墨汁也刚好快完,顺手一画。老先生说:我再给你写两个字吧。便从常坐的沙发上撑着站起来,步履蹒跚地走到屋里,写好,盖上章,给我。那是淡淡的两支荷花,衬着淡淡的两片荷叶,上面飞着一支红蜻蜓,左下方落款:芳邻小杨玩。

1997511日,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同老公一早经过老先生的门口,见他穿着浅灰色的西装,笔挺;一双新的黄色皮凉鞋,很精神的样子。我说:老先生有什么外事活动?他十分高兴地说:香港回归前50天,作协要搞个活动,非叫去不可。我说:那你又得去画幅画啰?老先生说:早就画好啦,那么多人围着,画什么呀!到时再写几个字就行了。买菜回来,看见老先生还在门口,等着车来接。中午。我同老公去西单,看见老先生正从大门往院里走来,我说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记错了,是明天。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