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孩子不爱承认错误如何引导?
(2014-01-13 11:27:11)
标签:
方法不利理服人学习成绩分寸育儿 |
分类: 家庭教育 |
有些孩子做错事或者说错话后从来不肯主动承认错误,甚至想办法掩饰错误、强词夺理的拒不承认。
有家长问:老师您好,我弟弟今年十三岁了,学习更方面都不用父母操心,可是有一点,无论他做得对的与错的事情都不爱承认,这个事情如何正确的引导一下他呢?以免对未来造成大的隐患。
辅导专家:十三四岁处于青春期,容易封闭自己,如果父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封闭自己。所以,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才有可能逐渐敞开心灵之门。
孩子不承认错误,父母可尝试用以下小妙方应对:
● 当孩子出现轻微过失时,父母不要急于训斥。比如穿鞋子不分左右,或因为新奇,把玩具拆开。可温和地提醒宝宝:“你这么做好吗?”这样说就等于暗示宝宝做了错事。
● 父母应及时的进行教育。孩子做错了事应及时进行教育,今天的事今天办完。事过境迁再进行教育,会使孩子失去真实感。
● 父母应以理服人。孩子做错了事,在进行教育时,必须“晓之以理”,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对。
● 父母的批评不应重复。孩子做错了事,应当避免多次重复地教育。如父亲说过了,母亲又接着说;今天说过了,明天又接着说,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感受性比较敏感的孩子应当特别注意。
● 父母的教育应前后内外一致。教育必须保持一贯性。切忌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见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进行教育,心情不好时则进行责备、训斥。教育又必须保持一致 性。如果对一种行为表现,母亲说对,父亲说错;今天说错,明天又说对,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只有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 父母应注意家丑不外扬。孩子做错了事,能在家里进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面去。有的父母常吓唬孩子说:“明天我到学校去告诉你的老师。”这样使孩子产生恐惧或不信任感,其结果并不理想。
● 父母的教育要掌握分寸。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果批评过于严厉,会挫伤其自尊心,甚至引起反抗;而如果批评不力,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灵,他就会觉得无所 谓。因此,父母必须从爱护孩子出发,一语道破地严肃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彻底揭穿其借口抵赖的心理,并帮助他找出今后改正的办法。 这样做,一般就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 不要经常用“做错事不是好孩子”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方法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最终不敢承认错误。教育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如孩子自己整理好房间,家长可表扬孩子真能干。
孩子不承认错误,父母不可这样做:
(1)一些父母常吓唬犯错的孩子说:“明天我到学校去告诉你的老师。”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承认错误,因为吓唬孩子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2)不允许孩子解释,强迫孩子一定要承认错误。因为这样易让孩子深感委屈,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推荐家长阅读:
以上内容来自京翰教育一对一辅导——针对全国中小学开设课外辅导班,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