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6-03-12 13:59: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海拾贝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颜洁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本课教学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通过读文,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9课。知道课文讲了巴迪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板书)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板书)。你还知道了什么?巴迪是非常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十分爱她。爸爸妈妈虽然对他评价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但都是对巴迪的爱。
2、看来大家对课文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默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学生小声读书讨论,师深入学生中间之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2、生讨论,交流,师总结归纳
①为什么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第一首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②巴迪一下子就接受了父母的评价吗?找一找巴迪接受父亲评价的过程。
③从父母对巴迪的爱中,你体会到什么?
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还要靠你们自己来解决,有信心吗?
感受父母的评价:
3、看样子我们得到了共识,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书要靠自己读懂,你们最有把握自己解决掉哪个问题?
4、要解决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父母分别是怎样评价的?请同学们顺着这个思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读、自由找、小组议。针对课文的第一到第十四自然段,试着解决第一个问题。“---”将有关语句划一划。
5、生自由读文,讨论,划相关的句子。
三、研读深入、品评感悟
1、①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你从母亲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母亲在看到我写的第一首诗后,意外、高兴、激动、惊讶全部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流露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②“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了原处。
你能想象的出,父亲说这句话时的态度及语气吗?父亲的不满,生气,严肃全汇了这一句话中。请你来读一读。
2、小结:学到这里,巴迪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闪闪发亮的眼睛、鼓励的拥抱、雨点般的赞扬父亲严厉简短的评价让巴迪得意洋洋之后失声痛哭,爸爸妈妈虽然对他评价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但都是对巴迪的爱。一种是母亲鼓励的爱,一种是父亲严厉的爱,但是父母的评价对于当时的小巴迪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需要很长时间,几年,几十年……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同学们自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棒!下面的两个问题中你们感觉哪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一起帮助解决的?
3、请同学们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第二个问题,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我这里给大家一点提示,这几个句子你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多读多体会。看看能有什么新发现吗?
4、小结:巴迪从最初的失声痛哭到感觉到自己非常幸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如果爸爸不常说“糟糕透了”,他会觉得自己很好,很得意。母亲给的是一股慈爱的风,父亲给的是批评的风。不论何种形式都是出自对巴迪的爱,母亲和父亲给的爱融合在一起,使巴迪把握船向前驶去。因为巴迪从心底知道(引读)“精彩极了也好…努力地向前驶去”
5、回想你们刚才说的,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连第三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你们谈自己的体会谈的很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
1、推荐有关父母之爱的文艺作品。
2、延伸阅读《背影》体会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板书设计:
反思:
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这篇课文安排两课时,我上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和感悟,当学生交流到母亲的评价时,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不同感受。把个体的感受转化为群体的感受,让群体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的感悟、体验,达到了资源共享,课堂教学显得“丰实”。
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小组讨论解决。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合作读、自由找、小组议。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才真正理解了妈妈以前对我的批评,甚至动手打我是另一种爱,妈妈我爱你!”有的说:“生活像一艘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像两支浆。船要想行得快,双桨要相互配合,这样我们才能到达南极北极和浩瀚的宇宙。”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的到位,有理有情!
遗憾的是本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学生的“悟”不够深刻。当孩子们自由汇报关于爱,两股风,幸运三个问题后,用心读第二部分时,孩子们此时已兴致高涨,我没有抓住契机,应让他们联系学校,家庭,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激励评价不够及时,导致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一个劲的点头,当时我深感作为一位母亲的自豪,孩子们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反思到这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精彩与糟糕是每一堂课必经的两道风景,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冷静审视每一堂课,化糟糕为精彩,变精彩为精妙,我们的课堂不就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