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说课稿

分类: 教学随笔 |
《数的认识》说课稿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数的认识》是六年级总复习的第一个课时,也是整个总复习的起始。教材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各种数,理顺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图等方式来构建知识网络,体会现实生活中数的作用,感受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小数、分数、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4、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同学们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网络。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我回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学生对数的多样化的不同分类中,使学生自主建立数的结构网络,然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达到了深化知识学习的目的。我在复习过程中,为学生勾勒一个完整的“数”的网络,渗透总复习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复习中构建一个有序的复习思维框架。
学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活动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节课尝试建立“建构知识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研究以及对教材重难点、学生情况等方面的思考,我说说本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板书:数学)
1、我们在小学阶段读了多少本?
2、是的,已经读了12本了,我们能把这12本书的内容都记下来吗?
3、显然不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总结
4、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进行小学阶段的总复习,你们认为应该从哪开始复习?
5、数是数学的基础,今天我们就从《数的认识》开始复习。
设计意图:
二、知识回顾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的数,为下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
三、分类整理
1、构建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自主复习,这个时候孩子们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被调动起来了,我也充分的放手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整理中更好的温故而知新,构建数概念的知识网络,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总复习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复习中构建一个有序的复习思维框架。
2、用你的方式把这些数表示出来,学生展示引出数轴表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数轴上将所学的数与形结合起来,同时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将数进行大小的比较,数轴为学习提供了一个最为直观的模型。
三、数的运用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回顾引入新数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的需要是数的扩充的一个重要原因,感受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这个活动也体现了总复习的作用,总复习不仅仅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和整理,还需要从整体上重新将所学内容串起来,帮助学生在数学思想上加以提升。
四、练习
1、
2、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了对数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数学里的数
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和技能,体会数在刻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五、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收获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六、板书
设计意图:一目了然呈现本课重点内容。
本节课课,我想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小组的合作学习,鼓励孩子们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交流、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整理复习方法。让构建一个有序复习思维框架的过程,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