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亦生亦友的子路——论语中有关子路的章节
(2016-12-20 14:52:49)孔夫子亦生亦友的子路——论语中有关子路的章节
论语中有关子路的章节多达24章,它体现了子路刚强、勇敢、正直、聪明、具有办事能力……现抄录于后,请你自己研悟。
1、子曰:“由,诲女(汝,你),知之乎?知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其他的不如我)。”
3、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当三军统帅),不之其仁也。”
4、论语载有:“子路有闻,未有能行,唯恐有闻。”(听到一条道理,还没有亲自实行,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5、颜回、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其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夸耀)善,无施(表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6、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7、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老师如果你统帅三军,你和谁一起共事?)”子曰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小心谨慎)。好谋而成者也。”
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你)奚不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有这回事吗?)”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而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10、子有疾,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子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促由很久以来就干这些弄虚作假的事情。)无臣而为有臣。事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1、子曰 :“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诗说,不忮不求(不嫉妒不贪求),何用不臧(好)?”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12、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3、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4、闵子侍侧因因(原字为门中言)如也(温顺的样子);子路,行行如也(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温和快乐的样子)。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只怕不行好死吧)。”
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
16、柴(子羔)也愚(耿直),参也鲁(迟钝),师也辟(偏激),由也彦(左边缺口字旁)(刚猛)
17、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说行动)?”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好勇过人),故退之。”
18、季子然问:“促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事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由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普通臣子)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19、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害)夫人之子(指子羔)。”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讨厌)夫佞者(花言巧语的人)。”
20、子路、冉有、曾哲、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要以为我年长,不敢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夹在)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常受侵犯),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懂得礼仪)也。”夫子哂之。……三子者出,曾哲后。曾哲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也。”……
21、子曰:“片言(一方之辞)可以折狱(断案)者,其也与?”子路无宿诺(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2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2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是!奚其政?”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政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民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遇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地我可敬而已矣。”
24、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思思(左边有立人),恰恰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思思(勉励、督促、诚恳),兄弟恰恰(和气、亲切、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