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海丝申遗十六景组画

(2017-09-23 16:55:58)
泉州海丝申遗十六景组画

古泉州(刺桐)史迹,是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16个遗产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 见证了“刺桐”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地位、奉献和风韵 。

2017年初,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已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泉州在宋元时期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迹与遗址。16个遗产点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分别为:洛阳桥、府文庙、开元寺、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济门遗址。


古泉州(刺桐)史迹的16个遗产点,有底蕴也有“颜值”,这一期, 我为大家画了申遗景点, 用传统的中国画形式来表达古泉州(刺桐)史迹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风韵与内涵吧。


http://s8/mw690/003jc0dwzy7esMRFenle7&690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珍贵物证,是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重要见证。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老君岩造像位于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西峰下,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10-13世纪)道教石造像。

老君岩造像是泉州海外贸易兴盛而带来地方经济繁荣的产物,显示了当时泉州道教盛行、民间信仰多元化和儒、道、释并存的社会意识。也向世人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


http://s3/mw690/003jc0dwzy7esMUFZhU82&690

清净寺

清净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又名“圣友寺”(阿拉伯语译为“艾苏哈卜大寺”),现存有石构门楼、奉天坛等建筑,呈现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遗址之一,清净寺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交通繁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当时泉州与阿拉伯地区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http://s1/mw690/003jc0dwzy7esMZ0CKka0&690

开元寺

开元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今保存有盛唐以后大型佛寺在主佛殿前另建东西塔院的典型布局。


http://s9/mw690/003jc0dwzy7esMSlWFGb8&690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

古刺桐港出海口和晋江两岸为适应贸易运输的需要,曾布设一系列大小码头,石湖码头作为宋元泉州外港码头之一,与位于江口的诸多内港码头一起,构成了古泉州港完整的码头设施体系, 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的重要遗存和历史见证。


http://s11/mw690/003jc0dwzy7esQyX7ui3a&690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宋代(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城南紧邻晋江,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泉州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南扩,沿江岸设城垣,兴建德济门。

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刺桐)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物质空间见证,诠释了宋元时期海外交通和贸易对泉州城市格局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历史。


http://s2/mw690/003jc0dwzy7esMUkgpj41&690

万寿塔

万寿塔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万寿塔依借山势,北依古刺桐港、南眺重洋,作为商船出入泉州湾的主要航标,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活动的繁荣。


http://s7/mw690/003jc0dwzy7esMSFXls36&690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江口码头位于泉州江海交汇处的法石港区,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系列码头,内航沿江进城,外可扬帆出海,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历代沿用,屡有修缮。

江口码头作为古泉州重要内港——法石港所留存的两处沿江商业码头,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


http://s6/mw690/003jc0dwzy7esMV0wjHd5&690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安息着唐代武德年间(618-626年)通过海路来泉传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两位门徒“三贤”、“四贤”。

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这里至今仍然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后裔,保留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众多史迹。圣墓是伊斯兰文化在泉州的传播和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实物见证。


http://s10/mw690/003jc0dwzy7esMVj6it89&690

洛阳桥

洛阳桥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洛阳桥原称“万安桥”,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造桥时首创的“筏型基础” “浮梁架运” “养蛎固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国桥梁史的一个高峰。

洛阳桥与古刺桐港系列码头、航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航海交通设施体系,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设施发达、海洋贸易活动繁盛的历史见证。


http://s3/mw690/003jc0dwzy7esMXoZzk72&690

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府文庙位于古泉州城中心,庙学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

泉州府文庙规模为东南七省之冠,体现了泉州作为“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深厚积淀,是古代泉州文教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


http://s16/mw690/003jc0dwzy7esN6NTuDff&690

真武庙

真武庙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庙东邻古刺桐港法石港区域江口码头,位于晋江入海口的石头山上,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至开宝六年间(967-973年),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庙宇。

真武庙作为泉州海神信仰的重要遗存,生动展现了宋代泉州港繁荣时期独特的海洋观和海神信仰。


http://s6/mw690/003jc0dwzy7esMZkfDD05&690

六胜塔

六胜塔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六胜塔位于泉州湾东南岸出海口岬角前端的金钗山上。

作为泉州湾航道的主要航标塔,六胜塔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见证了泉州航海设施建设的成就、航海技术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盛。


http://s14/mw690/003jc0dwzy7esMYFTlj7d&690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古代帆船出海凭藉季风驱动,故每年夏冬两季,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官吏都会在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向海神通远王祈求航海顺风的官方典礼,并摩崖刻石记盛。

九日山祈风石刻记录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官员为商舶举行的彝典,体现了古代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成熟,反映了顺应自然、独具特色的东方海洋文化,是古泉州刺桐港海外贸易繁盛的时代见证。


http://s9/mw690/003jc0dwzy7esMZC3XO28&690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庙宇。

泉州天后宫见证了中国东南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自宋元以来,泉州和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文化往来,“凡使海外,率皆制祭”,春秋两祀,成为国家彝典。随着泉州民众不断的海外移民和海外贸易活动,发祥于泉州的天后信仰也在世界传播,成为妈祖信仰最为重要的传播中心之一。


http://s12/mw690/003jc0dwzy7esMS38gj5b&690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金交椅山窑址属磁灶窑系,位于晋江南岸丘陵地带,瓷土丰富,毗邻梅溪,制瓷及运输条件得天独厚。窑场始建于唐末五代(10世纪),兴盛于宋代(10-13世纪)。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作为宋元时期泉州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址,是该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的生动例证。

http://s15/mw690/003jc0dwzy7esRblg8Sce&690

文超摄

者:吴尚源,生于80后,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镇鳌峰村人,早年问学于鳌峰小学和联星中学,美术于1998至2004年先后就读于东凤美术学校与泉州师范学院,现为泉州鲤城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凤凰书画网版主,画作发表于各种书刊杂志及入选画展与电视广播台等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