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茅台酒暴涨,酒厂就要整治经销商,美其名曰:“保量限价”。我就纳闷了,限什么价啊!你就让他们炒嘛!郁金香、沙丁鱼、普洱、玉石、绿豆、大蒜、生姜可以炒,凭什么茅台不可以炒?
难道茅台崩了,比房地产崩了还要厉害?要把GDP拉下1个百分点?
茅台飞到天上去和咱老百姓没一毛钱的关系。富人害怕涨价,因为他们喝得起。但老百姓只管“二师兄”涨不涨价。(比如,国家拟投放中央储备猪肉1万吨。1万吨=1000万公斤=1000000万克=100亿克,按人均我可以分到7克,你说,我是一口吃完呢?还是分3顿吃?)
言归正传。
今天又发现了一支奇怪的股票,它就是养元饮品。从2019年1季报到中报,前10大流通股东中,清一色的自然人。特别令人称奇的是:1季报是齐刷刷地新进,中报是齐刷刷地增持,好像是有人喊号子,连股东排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但在2018年报中,只有一个自然人,而在2018年中报里,则齐刷刷地全是机构。机构们在一支股票上如此迅捷彻底地集体逃离,我还是第一次见。
怀着一份好奇心,我查看了一些数据。想知道养元饮品为什么会被机构们无情地抛弃。按照惯例,拉上一个参照物——承德露露。(以下数据均摘自雪球网,如有失误,敬请更正。)
表1
股票/中报 营业收入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
存货
养元饮品
34.57亿元
2164.85万元
8.20亿元
承德露露
12.57亿元
60.76万元
1.15亿元
两家公司都不错,承德露露则更好。
最近又学了一招看财报的本领,就是看看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之间的关系。
表2
股票/中报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
养元饮品
9.54亿元 无
5.76亿元
承德露露
14.49亿元 无
9628.47万元
两家公司都无短期借款,很棒!但相对于货币资金来说,养元饮品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显然太多了,这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虽然养元饮品的目前的总市值是承德露露的4倍,但货币资金只有后者的一半多点,完败。
表3
股票/中报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净资产收益率
养元饮品 —9.10%
10.70%
承德露露 3.71%
13.64%
看来,净利润下滑很可能是机构们集体抛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养元饮品能否从低迷中走出来,能否重新获得机构们的青睐,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
我感兴趣的是:机构投资者如此步调一致地清仓这支股票,是不是提前打好了招呼?这个谜底留给时间老人来解开吧。
机构们都号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我看未必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