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股市10余年了,目睹着一位位投资者告别了价值投资。为毛泥?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他们缺少了应有的耐心和纪律;二是错把成长投资(远景投资)当成了价值投资,并对收益率给予了太高的期望。
在所谓的价值投资圈里或财经网站上,这样的文章随处可见,比如:
1、林园1989年怀揣8000元入市,18年后变成了20个亿。(据说大师马上就要到米国朝觐巴菲特了,有木有搞错?冲着这水平,巴菲特应该来中国嘛。)
2、传奇私募裘国根:五万入市起家,仅用七年,就成为亿万富豪,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3、范勇宏:如何找到涨1000倍的成长股。
4、范卫锋:从1万到1亿的路径选择----寻找跨越100年的投资策略。(我们总共活多长时间?莫非从娘胎里就要开始投资?)
无论是私募经理,还是财经媒体,你编故事吸引眼球我理解,人人都得吃饭。但你别那些神话或梦呓往价值投资身上扯啊!你们不是在弘扬价值投资,而是在糟蹋价值投资。刚看过一位网友的文章:如果有人在1940年给邓普顿10万美元,那么50年后,这笔投资将升值到5500万美元。50年550倍我认为这是可信的。
但你说裘国根7年1000倍的收益,编得太邪乎了吧?
由于这些人(通常是一些私募经理)都被视为价值达人,所以这样的神话或梦呓很误人子弟。一旦收益不达预期,人们就开始抱怨价值投资,抱怨巴菲特。其实,你是受了价值骗子的蛊惑,以价值投资的名义行成长投资(远景投资)之实,和价值投资、巴菲特没有半根毛的关系。
价值投资从来没有许诺如此离谱的高收益,看看真正的价值大师,复合收益率20%就算高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