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与“虎”谋皮

(2015-06-28 11:55:44)
标签:

机构投资者

成长股

投资宝典

司马懿

股票

       格雷厄姆说过,个人投资者不必指望在成长投资领域战胜机构投资者。一是因为机构具有丰富的金融市场经验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二是因为当机构投资者把某些股票作为成长股推荐给你的时候,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其内在价值。

      卡拉曼对这个问题做了更具实用性的阐述。他的主要观点是一、作为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本性就是通过各种收费“盘剥”中小投资者,他们不可能与中小投资者站在同一战壕的。有人说,投资要有阳光的心态,我认为万万不可,那是与“虎”谋皮。投资要像司马懿那样,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周公瑾羽扇纶巾,英姿勃发,标准的阳光大男孩,不耽误输给诸葛亮;孔明先生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人见人爱的大叔形象,不耽误输给老奸巨猾、具有“狼顾之相”的司马大都督。所以,我认为投资要有戒惧慎独的心理,方能像司马懿那样笑到最后。二、既然把机构投资者当成了“假想敌”,个人投资者就要寻找机构投资者弃之如敝屣的投资品种,而回避那些机构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品种。比如被评级机构降级的证券,被踢出指数成分的股票,经营遇到暂时的困难或吃官司的企业证券,等等,可能就是我们的金矿。

       我们散户总是愿意被机构投资者的热情所感染,总是被他们挑选成长企业的能力所折服,所以总是为成长股的收益和资产付出高溢价。但是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我看过一位成长型基金经理的采访报道,与其说是介绍投资经验,倒不如说是炫耀打家劫舍的经历。他得意洋洋地向记者介绍如何在2011年撤出了煤炭股,如何在2012年撤出了白酒股,从而成功的规避了这两个品种后来的大跌。我看到这里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初你们干啥去了?有几人提醒投资者风险的,不都是高喊黄金十年的口号怂恿投资者蜂拥买入的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招够狠的。看完这篇文章,我满脑子浮现的都是黄世仁和杨白劳的形象。

        现在股市回调,马上就有人指责证监会,指责央妈,甚至把所有看空做空的的人都说成是海外敌对势力,真是弱爆了,阶级斗争这根弦儿都绷到股市里来了,你不会上书中央把股市关了吧?

       神车的市盈率还在百倍之上,许多热门板块的市盈率还在百倍之上,这样的股票和板块不降降温,何来长牛?何来慢牛?又如何实现中央经济领域的的战略部署?

       还有一位擅长投资互联网的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投资宝典。她说她买的股票必须是一年内翻数倍的品种,否则不会去碰它。我就纳闷了,市场先生是你姥爷?你说涨几倍就涨几倍?后来在全通教育、朗玛信息等妖股的背后看到了这位基金经理的身影(当然还有其它我们非常熟悉的基金),才明白了她的葵花宝典就是基金联合坐庄。现在这两只妖股的股价都腰斩了,投资者可否汲取了教训?

       真是基金喜洋洋,散户泪汪汪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