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8年的炒股生涯中,亲身遇到过3个“好孩子“出过问题。不到3年就一个,“中枪”的几率不小啊。
第一个是2009年买的佛山照明。这家企业被誉为A股市场的现金奶牛,2010年以前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在2012年,公司高管因违规交易,形象大损,股价长期低迷。在这支股票上,我是小赔出局。
第二个是上海家化。葛文耀先生为振兴民族日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海家化也成了众多投资者尤其是基金的“心头肉”。但平安收购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使这只昔日的价值明星成为投资者的烫手山芋。我在这只股票上是小赚出局。
第三个不用多说了,就是被某财经杂志连续多年评为“价值金股”的、最近1年连续出现两次“存款丢失“的泸州老窖。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受困于白酒行业调整的老窖,又偏偏在关键时刻出了这档子事,怎能不让它的投资者心急火燎呢?看着当初被我放弃的洋河大曲翻倍的股价,我肠子都悔青了。泸州老窖,出还是不出?这还真是个问题。
在A股市场,集中持有两三只优秀的股票是许多投资者通常的做法。不错,在企业不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种方法对盈利的确有放大作用。但是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优质企业”并无豁免权,它和那些“劣质企业”一样,照样会给投资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去年的这波行情里,有许多重仓证券股的投资者都获利不菲,但这种高度集中于一个行业的操作方法其实隐含着相当大的风险。尤其是现在,几千亿的大盘子,五、六十倍的市盈率,还被市场人士推举为2015年的10大金股,这不是明摆着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格雷厄姆说过,企业有时会变的更好,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变得更差。3年前我对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那个可乐的故事,还有那个万科的故事,说得多好啊!但随着A股市场诸多昔日的明星企业纷纷走下神坛、暴露出不光彩一面的时候,我对此话已深信不疑了。
集中投资好是好,但集中到何种程度?是2只,5只还是10只?也许市场已经告诉我们了。
我的理解是:市场有风险,“集中”须谨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