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分析》一书中,格雷厄姆给出的市盈率范围是10——16倍。为什么上限是16倍,他的解释是:如果平均收益低于市场价格的6%(对应着16倍的市盈率),它还能有效地支持这个价格,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也就是说,从实业家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一项投资每年只有不到6%的收益,干脆不要做这笔买卖。
但是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明显提高了市盈率的上限。给出了15——25倍的区间。为什么这样做,格雷厄姆没有给出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格雷厄姆已经考虑到了成长股的溢价。显然,如果一家企业有着很好的盈利增速,我们为什么不破费一点呢?但是根据文献记载,25倍的市盈率已是格雷厄姆给出的最高价了。
有意思的是,到了晚年,他在接受《金融分析师》杂志采访的时候将市盈率的标准又退回到了7——10倍。这说明,他骨子里还是对低市盈率情有独钟的。我们如何理解格雷厄姆对市盈率的看法呢?
格雷厄姆认为市盈率部分体现了企业性质和记录,部分是市场人气的反映,也就是说市盈率是企业质地和投资者看法的混合体。它具体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股息率和股息记录;2、公司的地位、规模、声誉、财务状况 ;3、企业的性质和前景;4.、管理层的能力;5、市场趋势。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是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和企业的现实情况,有目共睹,有据可查,弹性不大,属于市盈率的基础分。第三条和第四条掺合投资者的主观认识和感情因素,收缩性很强,属于市盈率的感情分。而对于市盈率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第五条,同一只股票,牛市可以升到60倍,熊市可以跌倒5倍。所以是市盈率的情绪分。
格雷厄姆认为股票的估值是非常主观的,甚至是十分随意的,所以他建议对于任何股票,相对于每股盈利所采用的乘数必须设置一个适当的上限,以使得估价保持在谨慎的范围之内。因为在缺少这样一种限制机制的情况下,投资者会不断受到牛市的诱惑,并在这种市场氛围中总能找到支持向普通股支付天价的特殊理由。
市盈率的商业意义就是:针对企业每1元钱的净利润,我愿意花几元钱购买。一般意义上的市盈率就是用股价除以过去12个月的每股收益,但这个算法带有或然性,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长期表现。格雷厄姆比较重视企业的历史表现,他更喜欢过去7——10年的每股收益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这个平均数出价,这和我们组织部门考察干部的思路差不多。但华尔街更重视企业的性质和前景,为了给高价购买找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他们创立了预期市盈率或动态市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说服投资者用更高的价格去购买企业的美好未来。这些美丽的概念、华尔街变戏法的产物,对于热切盼望实现财务自由的股民颇有吸引力,同时也更具杀伤力。
虽然小盘股、新股、成长股、新兴产业可以比大象股、传统产业容许一定的高估,但并不意味着这种高估没有上限。国内有很多优秀的投资人都曾表示过,只要是超过20——25倍的市盈率,无论什么行业、什么股票,一律不碰。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很刻板,但却反映了一位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深刻洞悉和严谨自律的投资态度。有人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好的股票就应该给予高估值。但买股票毕竟不同于买商品。买股票的本质是挣钱,买商品的本质是送钱。花5000块钱买一条时髦的领带表明你很牛逼,但花5000块钱买一手热门的股票只能表明你很傻逼。经济和股市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股市的均值回归现象决定了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只股票不可避免的都要回到20倍甚至10倍以内的市盈率,只不过有的常见,有的不常见,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持续时间短。所以,既不要被某个行业持续几年的强者恒强所迷惑,从而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不要被某些行业的周期性调整所困惑,从而错失建仓的良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