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宵的钻石与但斌的玫瑰

(2013-02-02 12:57:45)
标签:

李大霄

但斌

钻石底

独立思考

股票

    投资大师卡拉曼在《安全边际》一书中指出: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往往意味着和不同人群站在一起,挑战传统智慧,并反对时下流行的投资风。它可能是一项非常孤独的任务。

    这段话这让我联想到了李大霄和但斌,他们俩可是中国股市上出了名的的“孤独先生”。

    大宵先生2005年中期提出要“播种”;2006年提出“不拔青苗”;在2007年底大盘陷入疯狂时坚决看空,提出“摘熟苹果,保住胜利果实”,因此遭受了多头的指责、谩骂甚至人身威胁,他又因在2008年的1664点大底时呼吁股民入场而一举成名。

    但大宵先生也有出糗的时候,2010年提出“融冰之旅需要坚持”;2011年提出“融冰之旅渐入佳境”;2012年又提出“小牛市 ”、“钻石底”,由于屡次预测失误而再次成为大家讥讽、嘲笑的对象,以至于林耘先生怀疑大宵先生的品质出了问题。

    作为一名证券分析师,预测对错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大宵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立场,不人云亦云,不做墙头草。据说大宵先生初到英大证券时,向领导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独立分析不受干扰。大宵先生洞悉了人性的贪婪和恐惧,遵循了股票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了价值投资的精髓。他的逻辑是正确的,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这一点足以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由于经济和股市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判断失误,那是巴菲特也避免不了的,如果刻意强调细节,抓住具体的点位不放,吹毛求疵,冷嘲热讽,未免有点苛刻。

    现在大盘逼近2400点了,讽刺挖苦大宵先生的人噤声了。但我们无法知道大盘会不会再度跌破大宵先生的“钻石尖”。如果跌破,大宵先生一定会再次成为一些人的谈资笑料。但我相信,大宵先生一定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他的观点,一路“孤独”地走下去。

    但斌先生的孤独源于那本广为流传的《时间的玫瑰》。他在茅台上的坚持,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在08年以后,他的“长期持有”的投资风格受到了市场人士的广泛质疑。但他依然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即使今天大家纷纷躲避白酒股,他仍一意孤行,不但抛出了“玫瑰底”,甚至还表示继续加仓茅台,这份执着,值得我们尊重。

    2008年大熊之后,人们对“长期持有”的方法进行了深刻反思,包括但斌先生本人。但斌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已将强周期股换为弱周期股,但仍要坚持长期持股。我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一是因为强周期、弱周期并非一成不变,有时是可以转换的;二因为是长期持有只是价值投资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价值投资的本质。

    对但斌先生分析得最为全面透彻的是SOSME先生的一篇文章《但斌是“价值投资者”吗?》。他把但先生的投资理论总结为:“时间的玫瑰论”,“伟大公司论”,“穿越论”,并分别予以剖析。指出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那句通俗的解释:用50美分的价格买下1美元的价值,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安全边际和防范风险。但斌先生只看到了时间复利的正效应,却忽视了时间复利的负效应;只认定投资伟大公司,而不管价格如何,涨跌如何,完全忽视了市场风险;只相信伟大的企业能穿越牛熊,穿越周期,穿越历史,而不怀疑自己是不是会选错公司。(其实,伟大的公司和牛股一样,只是事后才看出来的。)

    SOSME最后总结道:“但斌先生的投资风格或许是成长投资,大趋势投资 ,伟大公司投资,但肯定不是价值投资,但这并不否定但斌会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我深以为然。

    大宵先生是一位尊重市场波动的现实主义者,但斌先生是一位重视企业成长的理想主义者,都是坚持独立思考的人。但如果非要我二选一的话,我更加欣赏大宵先生。因为我非常敬畏市场的波动,同时我也不认为短时间内中国会出现微软、可口可乐那样伟大的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