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大师对成长股投资很不感冒

(2012-12-30 19:56:25)
标签:

梅花桩

牛市

成长性

增长率

选择股票

     一直纳闷为什么“中巴”们很少提及格雷厄姆,对巴菲特却是顶礼膜拜。须知,就江湖地位而言,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门派的一世祖,巴菲特是二世祖啊。看完《聪明的投资者》,才明白,原来一世祖对“成长股投资”很不感冒,而“中巴”们对“成长股投资”可是情有独钟啊。

    在《聪明的投资者》的开篇——导言中,格氏就这样写道:

    “长期以来,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成功的投资技巧首先在于找出未来最有可能增长的行业,然后再找出其中最有前途的公司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其他诸多成长性行业,以及其中的成长性公司。但事先发现这些行业和企业,并不像事后看到的那样简单。”

     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再选取其中的好企业,然后长期持有,穿越时空,OK,价值投资就这么简单。眼熟吗?太熟悉了!我就是听信了这样的话,然后去实践,然后亏钱。

     紧接着,格大师指出:

   “某一行业显而易见的业务增长前景,并不一定会为投资者带来显而易见的利润。即使是专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使其挑出前景光明的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该股票。”     

    网传有几位靠投资“成长股”一举成名的私募新锐现在面临清盘,不知他们是否知道格老说的这些话。

    在第一章“投资与投机:聪明的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中,格老这样解释他的观点:

    至于那些力求发现最有前景的股票的投资者,无论其着眼于短期还是长期,他们都会面临两重障碍:首先,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其次,人的竞争能力有限。他也许会错误地预测未来;即使其判断无误,当前的市场价格也许已经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预测。就短线择股而言,公司当年的业绩已经成为华尔街众所周知之事了;公司次年的业绩(如果能够预测的话)也已经被人们仔细考虑过了。因此,那些主要根据公司当年的优秀业绩或被告知的来年预期增长率进行股票选择的投资者。会发现其他人也在基于同样的理由做同样的事。

    基于长期前景选择股票的投资者,也会面临同样的障碍。其预测完全错误的可能性,无疑会比那些只根据短期业绩行事的投资者更大。

    像这种对成长股投资保持高度怀疑的观点还在本书多个章节出现,粗略估计有二、三十处,这在有关价值投资的投资书籍中是罕见的,为什么成长股投资这么不受格老待见,只有读完了这本书才会有一个完整的答案。难怪巴菲特盛赞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投资论著中最杰出的一本”。

二祖宗的语录被那些“中巴”们重复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但老祖宗的话却鲜有人提及,是不是老祖宗的遗训有碍于宣扬自己的那套学说?

    很有意思,格氏40年前描写的那一幕幕话剧,原模原样的在A股市场重演。追逐新股,追逐新兴产业,光伏产业、LED、医药白酒,因为“很有前景”,就蜂拥而上,把价值投资的核心“安全边际”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让人感慨人性真的是无国界的。

    2009年开启的中小盘牛市,我受“成长股投资”的蛊惑,选择了一批“很有前景”的成长股,大多都是三、四十倍的PE, 结果吗,就不好意思说了。

    记得有篇文章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在中国市场学习格雷厄姆,是食古不化,当时深以为然,现在看来,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我们这些人被市场修理得太少。

    如果要学价值投资,还是先从格老开始吧。马步没练好,玩什么梅花桩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