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鈔記

(2025-03-20 13:30:42)
标签:

书法

文化

                 草亭不剪,巧借雲山之秀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鈔記

      柳子厚的《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一文,一作《馬退山茅亭記》,是柳子厚給他同族兄長柳寬所作的一篇記。根據本記所說“嵗在辛卯”,可以推斷此年爲元和六年(811年),是時柳宗元尚在永州作司馬。據子厚所作《故大理評事栁君墓誌》可知,柳寬卒於元和六年八月七日,殆柳寬茅亭作於元和五年冬十月。柳寬曾官左驍衛兵曹、試大理評事、嶺南節度推官與荊南永安軍判官,卒於赴廣州的公館。馬退山在南寧,又名四廈嶺,位於南寧市北郊邕武路、邕賓路之間的四廈嶺。據《方輿紀要》載:四廈嶺“山勢趨而復返,如馬之退得名”。山勢如一匹駿馬昂首回顧邕垣,故名“馬退山”,登山頂,可遠眺周圍幾十里地方。

      大約在元和五年(810年),柳寬在南寧的馬退山修建了一座草亭,草亭依傍高山險阻而成絕佳方位。整個草亭並無粗大的楹柱與雕龍畫鳳般的華貴之氣,反而是茅椽不斫,茅檐不剪,不砌牆,充分體現了簡樸的風格。由於構亭簡樸,因而此地的自然景物成了此亭的最佳裝飾,白雲成了草亭的藩籬,而碧山則儼然是草亭的屏風。

      馬退山突兀高聳於廣袤無際的邕州平原中,如同駿馬奔騰又如雲峰矗立,綿亙近百十里。山尾迆邐於遙遠的荒野之中,山首注視大溪,群山攥聚,猶如眾星拱月;山色蒼翠,如同綺麗的繡屏鑲綰。由於造化將靈秀鍾聚於此,因而儘管地處遐荒,也並無寂寥蕭條之感。更由於此地處在蠻荒,接壤蠻夷地界,因而周穆王的八駿不曾涉足於此,謝靈運的木屐也不曾抵達。更兼此處山巖小徑曲折艱險,令登山探險者望之卻步,致使此地一直保持着原始的質樸與清醇。

      元和六年,我家仲兄柳寬以地方官的身份抵達此地,由於其道德感化並取信於此方,因而政通人和,萬事亨達。由是兄長有暇登臨此山,以覽勝景,由是採用簡單的泥坯築牆之法,建造了簡陋的茅草屋宇,竣工時間也快得驚人。每當風靜雨停之際,山巔的雲靄消散,天邊的煙霞可人,仲兄便帶領兄弟友朋等五六人輕裝便服以登山攬勝。他們會在山間撫琴品樂,仰觀山巔雲煙飄逸,更將西山的爽氣納於襟袖,真有陸士衡所謂“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之感。

      優美的自然環境自是本來就如此,若無著名的人物將之推廣,則再美的山水也只能“養在深閨人不識”。例如紹興的蘭亭,若不是因當年王右軍登覽,則那麽美麗的清湍修竹,也只能蕪沒於這座空山。仲兄的這座草亭地處嶺南偏遠之地,儘管景色優美但人跡罕至,若不將此美好因緣記下,必將使得這美景湮沒於人間。假如是那樣的話,必然致使此山留下無窮的遺憾,我因此而寫了這篇記。

 

 

           附原文《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冬十月,作新亭於馬退山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無欂櫨節棁之華。不斫椽,不剪茨,不列牆,以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昭其儉也。

      是山崒然起於莽蒼之中,馳奔雲矗,亙數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諸山來朝,勢若星拱,蒼翠詭狀,綺綰繡錯。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俗參夷徼,周王之馬跡不至,謝公之屐齒不及,巖徑蕭條,登探者以為嘆。

      歲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試於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嘗徘徊此山,以寄勝概。迺塈迺塗,作我攸宇,於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風止雨收,煙霞澄鮮,輒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於是手揮絲桐,目送還雲,西山爽氣,在我襟袖,八極萬類,攬不盈掌。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閩嶺,佳境罕到,不書所作,使盛跡鬱堙,是貽林間之愧。故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邕州公名寛,字存諒。公嘗誌其墓,又有祭文云:“從事諸侯,假于郡藩。”即記所謂以方牧之命試于是邦者也。記云:歲在辛卯,葢元和六年,而墓誌載其是年八月卒,豈此記在前作歟。馬退山:又名四廈嶺。唐代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所說的“茅亭”, 位於南寧市北郊邕武路、邕賓路之間的四廈嶺。據《方輿紀要》載:四廈嶺“山勢趨而復返,如馬之退得名。”山勢如一匹駿馬昂首回顧邕垣故名“馬退山”。登山頂,可遠眺周圍幾十里地方。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貶廣西,任柳州刺史,其兄柳寬亦任職邕州。柳寬在邕州北郊馬退山(又稱四廈嶺)上構建了一座頗為精巧的茅亭,柳宗元興致勃勃地為其譔寫《馬退山茅亭記》

欂音薄,柱也;櫨音盧,柱上跗也。語山節藻梲注:梲音拙,節者栭刻鏤為山梲者,梁上楹畫為藻文。

崒,慈恤切,潘云崒蒼沒切。莽母黨切,蒼士蕩切。莊子注:莽蒼,草野之色。

謂周穆王駕八駿之乘,肆意遠遊,宿於崑崙之阿,賓于西王母,觴于瑶池之上,而不至此。

謂謝安放情丘壑,而不及此也。謝安傳聞謝玄已破苻堅,不覺屐齒之折。今案:柳集註釋有訛,此處當指謝靈運的木屐(謝公屐),鞋底安有兩個木齒,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便於走山路。

王羲之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隂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有云“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