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德頌》鈔記

(2025-02-18 13:48:14)
标签:

书法

文化

                     詼諧頌酒德,傲然風骨存

                            ——劉伶《酒德頌》鈔記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西晉沛國(治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人,他是竹林七賢之一,也是西晉時期的著名作家,同時還是當時的名士。據載劉伯倫身高六尺,容貌並不十分嬌好,然他放縱情志,常以身處宇宙調和萬物為意。儘管劉伯倫年少便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隨便與別人交往,但他和阮籍、嵇康相處很不錯,相遇而神解,攜手共入山林。當晉武帝司馬炎在位的泰始年初,劉伯倫曾做過一段建威將軍參軍,在司馬炎詢問對策時,劉伶大談道家的無為而治,因而同輩的人都因考核優秀而升遷,唯獨劉伶因無所作為而被罷官。自是之後,劉伶不以家產為意,也無心於仕途,他放曠於形骸之外,以飲酒為樂。他整日駕著載有美酒的鹿車,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邊走邊飲,給後世留下“鹿車荷鍤”的典故。劉伶的作品流傳下來的並不很多,唯有《酒德頌》與《北芒客舍》兩篇,前者描述了“大人先生”以飲酒為樂的趣事,抒發了其胸囊天地的浩瀚之志;後者乃觸景生情的即興之作,通過對寒夜、荒雞、蚊蚋、枯葉、蕭林等寒秋蕭索景物以及陳醴、巴歈、缊被的描寫,抒寫了作者遠行客居中的困頓心境以及思鄉之情。

      我們先來看看《酒德頌》,作者一開篇就直接展示了“大人先生”的胸臆,他具有超脫天地宇宙的氣勢。在這位大人先生眼裏,天長地久的綿延漫長只不過是一朝,而萬年的時間在他哪裏也莫過是一瞬,這正如陸士衡所謂的“觀古今於須庚,撫四海於一瞬”(《文賦》)。至於日月的交替運行,在他眼裏不過是室宇之門窗,八荒的廣袤在他那裏也僅僅只是戶牖外的庭衢而已。這位“大人先生”不為世俗所縛,更不會拘泥於世間的常則,他行止不著痕跡,居所不在室廬,以天爲幕以地爲席,日常所事率意而為。他一生唯以飲酒為樂,停下來便拿起酒盃,出行時也不忘提著酒壺走,終日裏唯有飲酒是正業,並不在意其他世間瑣事。像這樣的行事風格,在司馬氏以禮法維繫的社會制度裏,顯然成了另類,也必然會招致某些“正人君子”的非議。

      對於來自於統治階級的“貴介公子”與“縉紳處士”的批評,“大人先生”同樣採取了不予理睬的態度。這些充當司馬氏打手的傢伙,他們聽說了劉伶的行為先是議長論短,提出種種非難與詰責。最後終於忍不住直接找上了劉伶,他們提出各種意見,其態度之激切,乃至以怒目相視,道出切齒痛恨之言。自然,他們反對的理由無非是如此作為不合禮法,由是便陳述司馬家的禮法之旨,弄得一時是非蜂起。

      面對這些來自於統治階級的打手之游說,劉伶非但不予理睬,反而捧著酒甖到釀酒的酒槽下去接滿酒,然後斟着酒來滿口地含漱。對於這些非議,劉伶翹著鬍子瞪大眼睛,雙手據膝作踑踞之勢以傲視之。有時他甚至枕著酒麴或直接睡在酒糟之上,展現一種無思無慮,其樂陶陶的風貌。顯然,劉伶是以這種方式來輕慢那些來自於司馬氏的說客,從而展現了其巍然的傲岸風骨。

      處在劉伶的這種境界中,他有時無知無覺地醉了,有時又豁然清醒地洞見一切世情。進入了這種飲酒警戒,即便靜聽也聽不出雷霆的聲響,哪怕是熟視也看不出泰山的巍峨外形,不會有寒暑的冷熱之感,更沒有利益與慾望去觸動感情。他淩空俯瞰天下的萬物紛紛擾擾,這不過如同長江漢水承載着幾片浮萍;對於貴介與縉紳二豪的環侍身側,他們也莫過是细腰蜂豢養出來的螟蛉子(即司馬氏豢養的走狗),又何必在意呢!

      劉伶在敘說自己嗜酒時頗具詼諧風味,但另一方面又展現了其行為灑脫、不為外物羈縛的特性。尤其是面對來自統治階級的批評,他依舊不改初度,更具傲岸風骨。足見《酒德頌》是劉伶在亂世中對自由的吶喊,是他傲然風骨的體現。通過這篇文章,我們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劉伶,也感受到了魏晉時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它不僅是一篇文學佳作,更是一部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值得我們深入品味和研究。

 

           附原文《酒德頌》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以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餘?

      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漱醪;奮髯踑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酒德頌》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