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巳人日鈔《荊潭唱和詩序》

(2025-02-04 13:37:00)
标签:

书法

文化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五月,裴均於升為荊南節度使,而楊憑則於貞元十八年(802 年)九月,擔任湖南觀察使。兩人均喜歡文辭,在此任職期間,常有詩歌唱和。後來,他們把這些詩連同其從事、部屬的和詩一起集結起來,命之曰《荊潭酬唱詩》。當是時,他倆雖然官運亨通,但在詩壇上卻無多大名氣,為了擴大影響,於是請求韓愈為他們的詩集作序。

       作為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昌黎,儘管裴均曾對他有過恩遇,他為之作序也是出於回報裴均,然他終不忘作文之大旨。因而發言便是“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於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好之,則不暇以為。”這一立論,十分符合作文規律,人生若不處在偪仄之中,焉能清晰地認識清楚社會與人性的本質,焉能產生驚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記得太史公在《屈原列傳》中說過,“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婬,《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後世有“悲憤出詩人”之說,蓋取自太史公此說也。迄乎老杜問世,爰有“文章憎命達”之說,延及趙宋,歐陽修乃感文章“窮而愈工”也。凡是具有永恆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其作者無不是處在人生厄難之中,窮其努力掙扎而不得解脫,由是乃有驚世之作行焉。是以韓昌黎《送孟東野序》曰:“物不得其平則鳴”;《柳子厚墓志銘》云:“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其文學詞章必不能自力”;《貞曜先生墓志銘》亦曰:“維卒不施,以昌其詩”;《上兵部李侍郎書》又曰:“性本好文學,因困厄悲愁,無所告語,遂得……奮發乎文章”。這一系列文學創作論之產生,乃是一脈相承,體現了昌黎一貫的文學主張。

       誠然,作為裴均與楊憑兩人,他們官運亨通,掌握的財富也頗為豐富,自然是不會有人生困厄之感的。即便韓愈作序,也不免會道出“德刑之政並勤,爵祿之報兩崇”的話來。然而,韓愈畢竟是本著回報之心來作文,因而只得在他們所謂“勤政”之餘,更添其“存志乎《詩》《書》,寓辭乎詠歌”之佳話。也就是說,裴均與楊憑兩人,非但政績彰著,而且文彩亦照人,是非常難得的地方政務官。至於裴均與楊憑兩人以及其下屬官員間的唱和之作,則未必真如韓愈所說的“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里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厘分寸”了。自古飽漢不知餓漢饑,也從未有過享受福祿的官員能與窮巷韋布去較量毫釐分寸的事,這只是韓愈爲他們美言罷了。至於此集中作品,更未必如韓愈所謂的“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了。顯然,此集從創作到結集成冊,純然只是為了裝飾裴、楊政績,集中自然是不會有如此佳作出現的。

       然而,有了韓愈的序文覆蓋之,這個集子自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與讀者見面了,這便是裴、楊結集的動機所在。作為韓愈,儘管他主觀上並無阿諛裴均之意,然在客觀上卻有為虎作倀之效,這是不言而喻的。至於裴均本人,他在李唐王朝出將入相十多年,生活荒縱毫無法度,然因他善交權貴,也終得壽終。

 

              韓愈《荊潭酬唱詩序》

       從事有示愈以《荊潭酬唱詩》者,愈既受以卒業,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於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好之,則不暇以為。今僕射裴公,開鎮蠻荊,統郡惟九;常侍楊公,領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並勤,爵祿之報兩崇。乃能存志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里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厘分寸,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謂材全而能鉅者也。兩府之從事與部屬之吏屬而和之,苟在編者,咸可觀也。宜乎施之樂章,紀諸冊書。” 從事曰:“子之言是也。” 告於公,書以為《荊潭酬唱詩序》。

乙巳人日鈔《荊潭唱和詩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