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草堂詩句》鈔記

标签:
书法文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公: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西郊向草堂”出自杜甫《西郊》一詩,全詩爲“時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傍架齊書帙,看題減藥囊。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昔我去草堂”出自於杜甫五言長律《草堂》。“草堂少花今欲栽”出自杜甫《詣徐卿覓果栽》,全詩爲“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裏為求來。”“草堂塹西無樹林”出自杜甫《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全詩爲“草堂塹西無樹林,非子誰復見幽心。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
白公: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别草堂三絕句》爲:“正聽山鳥向陽眠,黃紙除書落枕前。為感君恩須暫起,爐峰不擬住多年。/久眠褐被為居士,忽掛緋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廬山未要勒移文。/三間茅舍向山開,一帶山泉繞捨回。山色泉聲莫惆悵,三年官滿卻歸來。”“身出草堂心不出”一句,出自於《別草堂三絕句》之二。
劉夢得:劉禹錫(772年~842年),蘇州嘉興(今屬浙江省)人,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草堂無主燕飛回”出自於《傷愚溪三首》之一,全詩爲“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隔簾惟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
元微之: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陽人,北魏皇族後裔, 出生於長安, 唐朝中期大臣、文學家、小說家。《和裴校書鷺鷥飛》全詩爲“鷺鷥鷺鷥何遽飛,鴉驚雀噪難久依。清江見底草堂在,一點白光終不歸。”
錢起(722年~780年),又稱錢考功,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大書法家懷素之叔,中國唐代詩人,大歷十才之一。洪邁所引爲《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竹間路》全詩爲“暗歸草堂靜,半入花園去。有時載酒來,不與清風遇。”洪邁引作“花源”,訛也。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稱著朱衣入草堂”出自於《林下招胡長官(一作寄招胡明府)》,全詩爲“語低清貌似休糧,積微朱衣入草堂。銷暑近來無別物,桂陰當午滿繩床。”
李涉:生卒年不詳,約806年前后在世,自號清溪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草堂曾與雪為鄰”一句出自《題宣化寺道光上人居》,全詩爲“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與雪為鄰。常思和尚當時語,衣缽留將與此人。”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不作草堂招遠客”一句出自《送郭秀才》,全詩爲“故人曾任丹徒令,買得青山擬獨耕。不作草堂招遠客,卻將垂柳借啼鶯。”
郎士元:(生卒年不詳,一說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唐代詩人。“草堂竹徑在何處”一句出自《贈強山人》,全詩爲“或掉輕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前溪。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張籍(約772年~約830年),字文昌,和州烏江人,元和詩壇代表詩人,中唐時代的現實主義詩人,在樂府詩房舍取得了成就。“草堂雪夜擕琴宿”一句出自《弟蕭遠雪夜同宿》,全詩爲“數卷新游蜀客詩,長安僻巷得相隨。草堂雪夜攜琴宿,說是青城館裏時。”“西峯月猶在,遥憶草堂前”出自《寄西峰僧》,全詩爲“松暗水涓涓,夜涼人未眠。西峰月猶在,遙憶草堂前。”
陸龜蒙(?~約881年),字魯望,自號天隨子、甫里先生、江湖散人,蘇州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唐朝時期詩人。“草堂祗待新秋景”一句出自於《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之一,全詩爲“乘屐著來幽砌滑,石罌煎得遠泉甘。草堂只待新秋景,天色微涼酒半酣。”“草堂盡日留僧坐”一句出自於《謝山泉》,全詩爲“決決春泉出洞霞,石壇封寄野人家。草堂盡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
司空圖(837年~908年),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河中虞鄉(今山西運城永濟)人,晚唐詩人、詩論家。“草堂舊隠猶招我”一句出自於《狂題二首》之一,全詩爲“草堂舊隱猶招我,煙閣英才不見君。惆悵故山歸未得,酒狂叫斷暮天雲。”
子蘭:唐代僧人,在齊州(今濟南)大靈巖寺出家後游歷中國,其代表作有《短歌行》《飲馬長城窟》《夜直》《贈行腳僧》《秋日思舊山》等。“策杖吟詩上草堂”一句出自於《晚景》,全詩爲“池荷衰颯菊芬芳,策杖吟詩上草堂。滿目暮雲風卷盡,郡樓寒角數聲長。”
皎然(730年~799年),字清晝,俗姓謝,為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唐代詩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