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公論盛孝章書》鈔記
标签:
文化书法 |
(公元204年),是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
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後,對當時恃才放達睥睨自己的名士很是嫉妒怨恨,盛孝章因此曾經外出避禍。孫策死後,孫權繼續對他進行迫害。孔融與盛孝章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求救。曹操接信後,即徵召盛孝章為都尉,徵命還沒有送到,盛孝章就被孫權殺害了。
此信名重當時,流馨千秋,妙不可言,其內容之豐富,語言之精粹,實乃一篇富有時代特點的曠世傑作。要而言之,其妙在以下四端:情沛,理充,言約,義豐。
附原文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裏,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築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后一篇:《與吳質書》鈔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