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荊潭唱和詩序》鈔後

(2024-01-06 10:20:37)
标签:

书法

文化


韓昌黎《荊潭唱和詩序》,老夫鈔錄甚多,今又録之,良有感焉。至於此序之作,顯然乃昌黎應邀所作也,並非真爲此集頌歌也。可以想見,裴公與楊公兩大達官及其幕僚從吏,能有多少文才,真能作出驚天地泣鬼神之佳作嗎?然以裴均與楊憑的身份來索序,韓愈自然是得給幾分薄面的,因而乃有此序之作矣。
可貴的是昌黎藉作序之機,闡述了自己的文學主張,也頗為合乎文學創作之規律。韓愈認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於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好之,則不暇以為。”這一描述非常合乎文學創作的內在規律,也是諸多文學大師之所認同,所謂悲憤出詩人,說的正是這種文學現象。在太史公寫給任安的信中,也曾涉及了此議題,司馬遷認為:“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與韓愈同時代的老杜也認為:“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末怀李白》)宋代的歐陽修給梅堯臣詩作序時也曾提出:“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梅聖俞詩集序》)足見,窮苦之言易好之提法,是古往今來文壇之所認同。
平心而論,如果一個人飽食煖衣,無任何憂患存胸,是斷乎做不出驚人的詩文來的。只有經過一寒徹骨的磨礪之後,於心志困苦的掙扎、糾結之中,庶幾可以一石擊破水底天,洞徹至高境界。由是觀之,非獨詩文之創作如是,即便其他藝術創作亦然。例如書畫創作、音樂創作,凡優秀作品之產生,其作者無不是經過了一番困苦的洗禮之後,兀然誕生佳搆的。正如李唐南渡之後感歎“多買胭脂畫牡丹”,又如倪雲林目睹國是日非而繪製殘山剩水,還如阿炳二泉映月之創作,無不是經過痛苦之洗禮後創作的。甚至是禪家的悟道亦然,往往經過多番痛苦的參悟,最後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中豁然開悟。
由是而觀之,吾人於人生之痛苦不可盡辭,因為它是上蒼犒賞成功人士的厚禮。可見,昌黎此序之最可貴者不在乎為誰作序,而在乎它道出了文學創作的真諦。
附原文
從事有示愈以《荊譚酬唱詩》者,愈既受以卒業,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於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好之,則不暇以為。今僕射裴公,開鎮蠻荊,統郡惟九;常侍楊公,領湖之南,壤地二千里。
德刑之政並勤,爵祿之報兩崇。乃能存志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里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厘分寸,鏗鏘發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謂材全而能鉅者也。兩府之從事與部屬之吏屬而和之,苟在編者,咸可觀也。宜乎施之樂章,紀諸冊書。」從事曰:「子之言是也。」告於公,書以為《荊譚酬唱詩序》。

《荊潭唱和詩序》鈔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