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論語·先進·侍坐》鈔記

(2023-10-09 10:26:58)
标签:

书法

文化

《論語》多為對話語錄,很少有較長的片段,以見孔夫子當年的教學實況,獨侍坐章能比較完整地體現孔子當年的教學場面。侍坐所記錄的是孔子與門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五人一起問答的教學現場,雖是以“各言爾志”的方式出現,但活脫地展現了四位弟子的個性,也展示了孔子啟發式的教學風格。
當師生共處時,孔子說不要總以為我年長於你們,你們便不敢表露自己的胸志。你們平時總認為沒有人瞭解你們,如若有人瞭解你們,你們又將如何從事呢?孔子的這一啓發立即引起了子路的回答,這也由於子路是率性直爲的膽汁質氣質,以故不等別人開口,自己就直接表述看法了。子路所展示的是安邦治國之志,他認為自己有能力去治理千乘之國,像這類邦國一般懾服於大國威風,常有軍旅加之於它,或有饑饉危害於它。如果是讓我仲由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之後,可使民眾具有衛國的勇氣,且知道處事的準則。看到子路如此自負,孔子忍不住微微一笑。
接著,孔子又問冉有:你的想法如何呢?冉有回答說:方圓六七十里或如五六十里的小國,如果讓我冉求去治理,等到三年之後,可使民眾富足。至於禮樂等教化大事,那就只好等待君子來做了。
緊接著,孔子再問公西華:你的志向如何呢?公西華回答說:不能說我有治國之能,但我願意去學習。比如宗廟祭祀事宜,或者說諸侯會盟與朝覲天子等事宜,我能端正地戴著禮帽,去做一個小小的司儀官。
最後,孔子問曾點的志向。曾皙正在鼓瑟,聽到孔子的問話之後,鼓瑟的聲響變緩了,忽然鏗地一聲,放下瑟站起來說:與前面三子的說法不同。孔子說:無妨,只是各自表述自己的志向罷了。曾點說:暮春之月,春服也穿好了,此時有五六個成人作伴,並攜六七個童子一道,到沂水沐浴完之後,在舞雩臺上吹著春風,然後唱著歌回去。孔子聽完後歎息道:我贊同曾點的做法。
等到子路、冉有與公西華離開之後,曾皙走在後面,他便問孔子:他們三人說的咋樣?孔子說:不過是各言其志罷了。曾皙問:您為什麼笑仲由呢?孔子說:治國以禮義居先,子路出言不遜,因而笑他。唯獨冉求就不是治國之事嗎?怎麽見得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地方便不是邦國呢?難道公西華所說的不是治國之事嗎?宗廟祭祀,或如諸侯會盟或朝覲天子等事宜,除了諸侯還能是誰?公西華說自己做一個小小的司儀官,那麽誰能做大的司儀官呢?
讀完這段文字,我們非但見到了孔子因勢利導的啟發式教學,同時也發現了其門弟子各自的性格氣質特點。諸如子路的率爾勇直,諸如冉求的委婉言志,又如公西華的謙遜暢志,均躍然紙上。至於所記曾皙,則更是繪神繪色,諸如彈瑟的聲響轉緩,最後鏗地一聲放下瑟站起來,使我們幾乎是目睹了教學現場。再如曾皙所說的攜五六人去沂水沐浴,在舞雩臺吹風,然後唱著歌歸來,自是暢志情景頓現矣。

附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捨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語·先進·侍坐》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